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合唱课怎么上,如何教小孩合唱或者小班授课

小学合唱课怎么上,如何教小孩合唱或者小班授课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6 00:59:16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如何教小孩合唱或者小班授课

囧啊……一般嘛就是先做自我介绍(笑得甜美一点→特指女生),再弹个曲子或唱个歌笼络一下小孩子的心,再问有没有愿意上来唱一个的小朋友(注意控制纪律和时间)。看看时间差不多,小孩子都接受你了就开始上课。首先从练声开始(记得给他们示范音,让他们跟着唱)。不过既然是很具规模的培训机构那就应该有具体要求,教小孩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啦,看了那里的要求规则再制定详细计划和课程进度吧(课程进度什么的有要求的话也要注意哦~)。(以上总结来自一个同样经验很少的钢琴老师囧。)
下个视频跟着念

如何教小孩合唱或者小班授课

2,小学生合唱训练方法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也参加过合唱 ,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先要教一些发音练习,比如说,绿、妈、呜……女生可以用头声,每节课前都要作一样的练习,要分开一、二声部,最好买一本合唱的书,要适合你们学校学生的,并且让他们也买,可以试一下《夏夜》这首歌,哦,对了,首先你必须会弹钢琴,要增强团队意识,上三到四节课时,就可以一个一个听教过的歌(一次测验)利用这次测验来刷人,一、二声部要经常练一下和声,比如:1、2、3,可以让一声先唱,唱到2的时候,二声部开始唱,合起来,一生要延声。 我是个小学生,只能提供这么多,选我吧!

小学生合唱训练方法

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音乐,要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等等,将这些“音乐性”特点渗透在学生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去感知去感悟备考学习:山香网校http://www.sx1211.cn/Product/liveList.html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收获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我的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讲,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度协调统一的新型组合,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究和完善.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4,怎样上好小学教唱歌曲课

一、教师朗读歌词,使学生了解歌曲大意。二、教师讲解歌曲特点及学生较难理解的主要词语。三、学生朗读歌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歌曲内容。四、教师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唱歌曲的积极性、迫切性,调动好学性。五、教师讲解歌曲调号,拍号及歌曲中新出现的乐理知识,为学生正确学唱,打好基础。六、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让学生听歌曲磁带,既调动了思维能力,又强调了记忆能力,使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七、教师教唱歌曲,学生学唱。八、采用多种形式(集体、分组、男生、女生、个人等),开展比赛性的学生练唱。九、教师简评练唱情况,肯定成功方面,重点指出唱错的小节或音乐记号等。十、学生再次练唱。十一、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唱,记熟歌词,以巩固听、教、学、练唱成果。十二、下节课学生复唱,检查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5,小学合唱教学中应注意培养的几个问题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教师应运用艺术性与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构思,要让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生动、活泼,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一、导入方法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导入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教师应运用多样性与实效性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一节课的开始成为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去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如在教学《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曲时,课前让一名女同学学习了锅庄舞,课开始,这名同学在歌曲的伴奏下边跳边邀请同伴,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激发出来。这样既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又要让音乐走进学生。二、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音乐课堂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在《快乐的哆来咪》教学中,如果单从视唱开始,会使学生觉得枯燥而没有兴趣,特别是前面的休止符,若只单纯教唱音符,又显得单调乏味。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即先声情并茂地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分句听辨旋律,比较异同。一分析,学生觉得学起来容易多了。结尾处的跳音记号我是和歌词的学唱一起教的,我边唱,边做了小鸟滑稽地歌唱时的动作,并问学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加跳音记号呢?学生一边笑一边争先恐后的说:“因为春天来了,小鸟又可以出来做游戏,出来快乐的唱歌了。”有的同学则说:“快乐的音符又可以满天飞了!”这时候我再告诉学生后边衬词应该唱的活泼而有弹性,以表现春天人们喜悦的心情,很快歌曲就学会了。学生们的演唱绘声绘色,一边唱还一边晃着小脑袋,好像他们就是树林里自由高歌的小鸟。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需要通过人的参与和体验来达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审美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启迪智慧,进而增强审美素质,提高音乐艺术能力。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音乐课上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因为各个学生在音乐基础和音乐天赋及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注意力经常停留在音乐天赋好的学生身上,差些的学生会慢慢地厌烦音乐课。所以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四、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让学生主动探究。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去感受音乐,去创造音乐。如在教学奥运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奥运歌曲,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北京欢迎你》拍成了小小MTV,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在模仿、体验、探究的音乐活动过程中,收获到的是个体的情感体验,是任何形式都代替不了的亲身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挖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编创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只有不断更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音乐课学生才会愿意学,课堂才会越来越精彩!

6,怎样上好唱歌课

在整个音乐教学进程中,特别是在音乐教学阶段,唱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歌曲和器乐作品相比,歌曲中的歌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教育的实效。同时,演唱歌曲与演奏乐器不同,它并不需要有特定的物质条件——乐器,而只要用学生固有的声带嗓音来完成就可以了。因此,唱歌在音乐教育中最容易得到广泛的开展,从而,唱歌教学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唱歌是以歌声为主要手段,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其艺术特点是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唱歌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演唱一些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在歌唱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手段。
境就是设置与乐曲情绪及表现内容木相适应的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设境的手段有多样,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放录像,也可以打绿灯、挂图片,甚至可以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做文章。恰当的设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让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通过老师语言的引导,激发起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并打好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感情基础。老师的语言应用力求确切、简洁。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不可不讲,但又不能多讲,因为音乐是不可用语言来代替的。只有当学生不满足老师对乐曲的介绍而产生一定要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急切欲望时,欣赏教学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听就是通过听某首乐曲,听出情,情投入。学生初听乐曲不可能对之有深刻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得到的,那就是对乐曲情绪的理解。是喜,是忧?是活泼还是沉重?是赞颂还是愤恨?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作出判断。老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对乐曲各部分所表现的情绪及内容作简要提示。提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面部表情与动作的。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曲目,教师可在第一遍欣赏之后对乐曲作补充性的解说并随之让学生重听全曲或分段欣赏。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听乐曲反应冷漠,甚至在听完之后有大失所望的感觉,那就势必会使欣赏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尽力帮助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乐曲能进入音乐情境。悟就是理解乐曲,其中包括对乐曲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对乐曲表现手段的理解。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即可以因势利导地对乐曲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有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分析的内容可包含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乐曲的风格、乐曲的速度与力度,以及旋律、节奏、和声等要求素。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来确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必面面具到,也不必刨根究底。采用边分析边逐段细听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做便于保持学生已经产生的特定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主动地去探究乐曲的内涵。动就是情感创造, 学生听懂了某首乐曲,不等于此次欣赏教学目标就可以划句号了,教师应适时地启发学生创造。每位学生欣赏同一首曲都有不同的理解,要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能欣赏美而不能创造美,那么这种欣赏肯定是肤浅的。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是指专业的作曲。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用简易乐器富有表情地演奏乐曲的主题;根据乐曲主题习作简单的变奏谱;绘出简单的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基本内容等。所有这些创造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动情。教师应努力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总之,上好欣赏课都离不开境、听、悟、动"。

7,如何开展小学合唱教学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理论依据(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班级合唱教学现状总是不尽人意:很多班级唱歌会出现“喊歌”的现象;多数班级只知齐唱不懂合唱;有些班级在唱合唱歌曲时唱着唱着就会变成一个声部;有些学生则捂着耳朵大声喊唱,企图压倒另一个声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音乐基础差,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齐不齐;其次,学生缺乏对于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的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再次,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歌曲,题材广泛,风格迥异,其中有不少流传久远的优秀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以农村孩子音乐基础差为由,回避合唱教学,只教孩子唱一个声部。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失败。让合唱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表现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感情,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声音和心灵均衡和谐地发展。用甜美的歌声歌唱生活,用真挚的感情温暖人心,合唱可以显示出一代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重大作用。因此,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以班级为单位的童声合唱教学实践,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集体歌咏、合作学习和表演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群体协调能力和宽容理解、共同参与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申请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教学班孩子们的声音条件、乐感,兼顾他们的兴趣爱好,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于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采用快乐地、易学易练的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进入合唱的殿堂。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一)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合唱是一个团队集体创作音乐的艺术形式,她以她特有的生产过程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锤炼着唱歌的人群,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合唱训练视作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科目。日本整合了欧州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面开始了全国自6岁到大学以合唱为主的音乐课堂教学。经过30多年的坚持,日本的课堂音乐教学从演唱故乡的老歌到演唱世界名曲,形成了具有日本自己特色的合唱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爱国热忱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低年级开始,着重抓好节奏、音准、正确的发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唱好齐唱,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开始进行合唱的基本训练,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加强进行声音控制力训练,逐步提高合唱要求。本课题的研究起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于掌握科学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感情的合唱,着力于审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有较好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合作、互相尊重、文明高尚的情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2、在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合唱演员就是一个好的独唱演员,而一个好的独唱演员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合唱演员,缺乏了组织纪律性和协调性,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在合唱中,发出异样的声音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性。从而教育学生做人也要和同伴和睦相处,融入集体。3、为校合唱队培养人才和后备力量,建设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4、用教学实践支撑教学理念,逐步提升班级合唱的品质,丰富拓展童声合唱这一领域,为理论的发展和教学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爱好音乐,与音乐交朋友,终身享受音乐。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促进合唱的普及和发展。3、学习合唱知识和合唱技能,能够自信地、和谐地,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分享合唱乐趣,全面发展音乐素养,品尝成功的喜悦。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和声王国里接受熏陶,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不断的协调、磨合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5、积极开展合唱活动,打造合唱特色,建设学校艺术文化。(二)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起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掌握科学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有感情的合唱,着力于审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合唱艺术是歌唱的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来说,要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使每个队员都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以达到“融合”的境界。在童声训练中,首先应该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让声音有“漂流感”,让声音流动起来,轻细、明亮是童声的特色;这样,既保持童声轻柔的音色又能使声音统一、和谐。在低年级,着重抓好节奏、音准和正确的发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唱好齐唱,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开始进行合唱的基本训练,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加强进行声音控制力训练,逐步提高合唱要求,能演唱童声合唱作品。四、研究的方法(一)观察法课题研究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观察法,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合唱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偏差。(二)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试等方式,系统地了解我校师生对于合唱歌曲教学开展的现状及他们的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三)行动研究法结合师生实际开展本实验研究活动,根据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策略开展的实践成果,不断交流与反思,以实践弥补理论与经验的不足,定期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四)文献研究法学习和研究小学音乐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儿童心理学、以及关于合唱方面的专业书籍、论文等,以充实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其课题研究能力。(五)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自身音乐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形成经验材料。五、研究过程(一)营造合唱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充分利用距离学生最近的优势、利用校园里的多种教育媒体,充分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渗透到孩子们的校园内外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尊重艺术。1、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识,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以一月一换,也可间插在其他主题内容之中。让孩子们对合唱歌曲耳熟能详、随口而唱。2、积极组建校园师生合唱队,加强训练和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并面向全校师生开办合唱知识讲座,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3、开辟校园板报、宣传栏、学生手抄报等专栏介绍合唱知识、合唱歌曲,也可结合主题班队会组织音乐知识竞赛等。4、音乐教师在布置校外作业时,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学习和收集作为一项内容来完成,如利用电视和网络,一周收集一条自己喜欢的合唱团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围的音乐活动情况,一小组一月学会唱一首合唱歌曲等。(二)从“师生合作”入手,为学生的演唱搭建桥梁。合唱可以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与担任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学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二声部合作。在与低段学生合作时,创设情镜,采用分角色合作演唱也特别能激起学生兴趣。如第二册《两只老虎》中第一次出现了轮唱的形式,演唱时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大老虎和小老虎,大老虎先唱,唱得稍响,小老虎后唱,唱得稍轻,要求学生边唱边听老师演唱的声部,合作较好后可变换角色演唱。又如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时,可分别扮演星星妈妈和小星星进行轮唱,妈妈带着小星星回家了,在音量、速度上可做变化。如果可能,还可以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唱,让学生听出老师的歌比自己高还是低,并用手势来表示。这样,学生的和声听觉回越来越敏锐,在听觉提高的同时,和声的表现也会增强。(三)从“做歌曲”入手,创造性使用教材。合唱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它既需要合作者有较好的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更需要合唱者对音准、节奏有较好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磨炼,而且是在具体的演唱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从教材选曲看,二年级开始出现了轮唱,三年级的聆听曲目中出现了合唱曲,但分量不多。而从四年级开始则出现了大量的合唱曲,有些歌曲难度偏大,不适合学生实际。课改中指出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因此,在班级合唱教学中,从“做歌曲”入手,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进行二度创作、改编对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1、铺捉生成,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新的教学发展观中提出,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合唱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它是群体性的共同创作、共同思维的活动,。通过老师精心预设和铺垫,往往会擦出生成的火花,只要合理地加以运用,会有很多精彩片段。如教学《火车开了》一课时,可创设开火车的情景。列车长 笛 — 笛 — 笛 — 笛 —火 车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音量、速度上的变化,声部的交错进行等。又如教学第八册《小螺号》时,引导学生想象与大海有关的声音,从学生的回答中可创设这样几组多声部的情景活动。海浪的歌声:哗 — — — 哗 — —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召唤阿爸声:喂 — 回 来 罗 — — —快快 回 快快 回 快快 回 快快 回螺号的歌声:嘟 嘟 嘟 嘟 嘟 — 嘟 —0嘀 0嘀 0嘀 嘀嘀 0嘀 0嘀 0嘀 嘀嘀将这些合作活动穿插在歌曲中可做引子、尾声等,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体验了快乐,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学会聆听、注意力集中等习惯,也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2、为歌曲配置简单的第二声部。第六册《剪羊毛》一课学生可以想象出很多剪羊毛的声音,可将学生创编的音源加以提取,改编为:3 3 2 1 1 3 5 1 1 7 6 0河 那边 草 原 呈 现 白 色 一 片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如《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其中一句可改编为:1 6 6 6 6 1 6 0 6 1 6. 3 5 5 5 5 1 5 0 5 1 5滴答答 答答 沙沙 沙 沙沙 轰 隆 隆 隆 隆 哗啦 啦 哗 啦0 0 0 0 0 1 6 1 6 0 0 0 0 0 1 5 1 5沙沙沙沙 哗啦哗啦3、根据学生水平将歌曲进行适当简化,降低难度。从教学实际看,现教材中的很多合唱曲难度偏大,学生很难演唱好。因此适当地进行简化很有必要。如第十册《小鸟小鸟》第二声部节奏相同,旋律走向也一致,可将第二声部在节奏上进行简化。《迷人的火塘》、《苹果丰收》等歌曲将合唱部分改为轮唱,也十分动听,学生非常喜爱演唱。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降低了难度,也没有削弱歌曲的表现力。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讲究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合唱表现力1、训练正确的气息扎实音准基础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唱起歌来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们应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让声音稳定而灵活,用“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使声音的音准和音质更好。2、运用“轻声”唱法找准音高“轻声”唱法能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避免学生喊唱。“轻声”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使学生能更加自如和自信地找到音高,并准确地唱出来。要求学生采用打呵欠等放松练习,然后,用气息支撑的力量找到声音的高位置,轻轻地唱出声音来,并提醒学生声音仿佛在头腔里“敲小鼓”。(五)聆听与模唱音程巩固音准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在进行听音与模唱音程之后,再合唱,并及时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平衡。(六)合唱教学的辅助形式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六、研究成效1、学生的合唱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我校低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歌唱习惯,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学生能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和谐、统一、均衡地合唱,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学生达到协调、均衡地合作,声情并茂地演唱,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多声部歌曲的教材进行处理。2、校园文化得到更好的改观通过研究让我校合唱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声部不和谐的现象得到减少或遏制。以小学合唱教学为突破口,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3、形成合唱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探索设计出了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系列活动方案,不仅让学生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我校今后的合唱教学提供了素材。七、存在的几个问题(一)学生的音乐素质本身存在差异我们都知道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都是随意分班的结果,这样使得我们的课堂合唱教学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其中不乏音准概念差、节奏感不强的同学,他们往往出现节奏不稳、跑调的现象,使得合唱效果打了折扣。我想,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除了要多引导这些孩子用轻声的唱法来歌唱外,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如嗓音不好但会吹口哨的孩子可建议让他们改用吹口哨配乐,节奏感好的孩子可选择用打击乐器为合唱伴奏,音准不好的孩子可选择用课堂乐器(口琴和竖笛等)来吹奏等,这样既能保证合唱的顺利进行,又不打击一小部分同学参与合唱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各尽所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强合唱内容使有些学生感到害怕,他们的自信心差,自卑心理强,所以,想要唱好合唱曲,首先,必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八、结束语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合唱教学由于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与积累,特别是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又是合作者与实践者,更需要付出辛劳。相信,只要做有心人,总会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文章TAG:小学合唱课怎么上小学合唱怎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