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大合唱怎么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小学生大合唱怎么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11 02:20:59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合唱能力

2,如何训练少儿合唱

童声合唱学生声音还没有变化。建议参考网上孟大鹏相关童声训练方法。从合唱状态、节奏、发声、和声一步步进行。(天津拍点艺术工作室)
你好!随便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如何训练少儿合唱

3,如何指导学生唱好小学合唱

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入的合唱曲目都非常的优美动听,而且题材很广,风格也各具特色,教师如果能够成功地教学生唱好这些曲目,优点颇多,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音乐殿堂,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而且在合唱中学生多声部合作,还能够使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得到协调和提高,学生在合唱中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的熏陶。(剩余1840字)

如何指导学生唱好小学合唱

4,小学生合唱训练方法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也参加过合唱 ,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先要教一些发音练习,比如说,绿、妈、呜……女生可以用头声,每节课前都要作一样的练习,要分开一、二声部,最好买一本合唱的书,要适合你们学校学生的,并且让他们也买,可以试一下《夏夜》这首歌,哦,对了,首先你必须会弹钢琴,要增强团队意识,上三到四节课时,就可以一个一个听教过的歌(一次测验)利用这次测验来刷人,一、二声部要经常练一下和声,比如:1、2、3,可以让一声先唱,唱到2的时候,二声部开始唱,合起来,一生要延声。 我是个小学生,只能提供这么多,选我吧!

5,小学合唱教学中应注意培养的几个问题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教师应运用艺术性与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构思,要让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生动、活泼,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一、导入方法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导入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教师应运用多样性与实效性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一节课的开始成为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去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如在教学《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曲时,课前让一名女同学学习了锅庄舞,课开始,这名同学在歌曲的伴奏下边跳边邀请同伴,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激发出来。这样既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又要让音乐走进学生。二、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音乐课堂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在《快乐的哆来咪》教学中,如果单从视唱开始,会使学生觉得枯燥而没有兴趣,特别是前面的休止符,若只单纯教唱音符,又显得单调乏味。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即先声情并茂地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分句听辨旋律,比较异同。一分析,学生觉得学起来容易多了。结尾处的跳音记号我是和歌词的学唱一起教的,我边唱,边做了小鸟滑稽地歌唱时的动作,并问学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加跳音记号呢?学生一边笑一边争先恐后的说:“因为春天来了,小鸟又可以出来做游戏,出来快乐的唱歌了。”有的同学则说:“快乐的音符又可以满天飞了!”这时候我再告诉学生后边衬词应该唱的活泼而有弹性,以表现春天人们喜悦的心情,很快歌曲就学会了。学生们的演唱绘声绘色,一边唱还一边晃着小脑袋,好像他们就是树林里自由高歌的小鸟。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需要通过人的参与和体验来达到其教育目的。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审美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启迪智慧,进而增强审美素质,提高音乐艺术能力。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音乐课上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因为各个学生在音乐基础和音乐天赋及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注意力经常停留在音乐天赋好的学生身上,差些的学生会慢慢地厌烦音乐课。所以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四、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让学生主动探究。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去感受音乐,去创造音乐。如在教学奥运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奥运歌曲,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北京欢迎你》拍成了小小MTV,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在模仿、体验、探究的音乐活动过程中,收获到的是个体的情感体验,是任何形式都代替不了的亲身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挖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编创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只有不断更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音乐课学生才会愿意学,课堂才会越来越精彩!

6,怎么排练大合唱

合唱的排练方法  队形:领唱一女生最前面,随后5个男生,后面再把其余女生分三排站在后面,注意人数。  怎样训练合唱:  1、合唱美学原则。准确性、统一性、平衡性、和谐性(是关键、是核心)。  2、合唱声音的处理要符合作品的内容。唱这首歌用这种声音,唱另一首歌用另一种声音,这才是高水平。十八般武艺都要行。声音位置的统一是合唱发声的核心。  3、合唱最大的障碍是“抖”,气多气少都会抖。  4、独唱和合唱截然不同。独唱是发展个性和特长,合唱是共性合作。基本的发声原理、气、横隔膜、位置等科学发声的要素是一样的。  5、人类合唱四大遗产。无伴奏圣歌(室内)、牧歌(室外)、艺术歌曲、清唱剧和歌剧。  关于无伴奏合唱  1、无伴奏合唱是纯人声的微观开发。它有自己的“王国”,自己的“国法”,自己的规矩,不是没有伴奏的合唱就是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是用“显微镜来看人声美”,人的声音是最美的。无伴奏合唱的根、源是人类的发声器官。十六世纪器乐还未起步,无伴奏合唱已经起步。  2、无伴奏合唱的源头是宗教音乐。从十六世纪教学圣歌的单音开始,后来增加声部。  3、无伴奏合唱要求清彻、透明、平直、自然。  4、95%的无伴奏合唱是抒情的,音色是低位的。要找到力和美的最佳结合点。唱无伴奏合唱不能大把大把地“花钱”,大口大口地“吃肉”,要一毛一毛地花,要精、细、慢慢地“吃”。  5、无伴奏合唱不齐、不准是最大的事。  6、唱好无伴奏合唱的要求是:高度准确、声音稳定、气息平衡,除了“气功”,还要“耳功”,不能只看和只听自己声部的,还要看和听其他声部的。  7、要有音色观。音色要明亮、统一,不要追求力度,一定要控制在饱和点之下。分享我们钟爱的音乐。  坚持原则  1、坚持“四不往下唱”原则,反对“进三步退两步”的错误方法。  所谓“四不往下唱”是指:音准错了不往下唱、节奏错了不往下唱、基本性格(如欢乐与忧伤;雄壮与轻柔;等)没有把握准确不往下唱、声音方法有明显、严重的毛病时(如喊、咧、白等)不往下唱。  一首歌曲的演唱好坏,在演唱技巧方面,对歌曲艺术形象的理解方面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排练中逐步加以解决的。例如,演唱的姿势、口形与吐词,呼吸的方法,曲调的起伏跌宕,连与断,歌曲的对比层次,铺垫与高潮,各种力度、速度、形象、感情的变化,反复的地方与次数,演唱方式,独唱、齐唱、合唱、衬腔的变化,各乐段的衔接,声音的协调与靠拢,声部的均衡与突出、呼应与配合,声音的位置、唱开与唱通等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是不可能在少数几变练唱中同时解决的。如果我们试图从歌曲的第一小节唱到歌曲的最末小节,那么在这遍连唱过程中除了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外,对于其他存在的一些技术上的缺点,则是起到相反的“巩固”作用。所以,这种表面好象进度很快而其实却很慢的教唱方法,是一种好似雪地上行走的“进三步退两步”的方法,表面上看进度很快,实际上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发现问题就坚持不往下唱,那么又会造成练唱中间隔过多,过于支离破碎,也会挫伤歌唱兴趣。效果也不好。  因此,在一个乐段中坚持“四不往下唱”的原则,而且在每遍练习中逐步解决“四不”以外的几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往下唱,这样排练就能稳步前进,提高质量、加快进度。  2、增强听音训练:  要加强听音训练,只有听好才能唱好,只有能够清楚的听辨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异同以及联系,才能唱好自己的声部,才能有机的、主动的去配合别的声部。为了培养孩子们具备听“竖”的音响习惯,给孩子们用琴声起音时最好都用和弦,让大家养成从和弦音响中找到自己将要发出的音高。  闭口哼唱“m”,是增强听音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声音训练上,哼唱易于找到声音的位置,并且更便于听清自己的声音及其他声部的声音。在合唱排练中常常让比较容易唱的声部闭口哼唱,以减轻易唱声部的音量,来支持和突出困难声部的歌唱。因此,应该在排练中适当安排全体哼唱“m”,或声部轮流哼唱,以增多听的因素。闭口哼唱“m”的技术要点如下:下颚放松,唇微闭。口腔中仿佛含有一小口水、稍空。舌平放、并放松地略带凹形,牙微启用“扬眉“、“闻花香似的”来感觉声音的位置往上,高过鼻梁,同时要注意不要失去下方气息的支持和控制。
排练大合唱第一步,首先是选曲,一般选一首节奏稍换快点的,再选一首优美的,如果时间不够宽裕的话,两首一首难度稍大,另一首则稍简单点。第二部,选人。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大概要多少人,队形该怎么安排,由此可以计算出总共要多少人数了,选人对合唱队员的声音也有要求,合唱中讲求的是声音统一。第一步和第二部是不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第三部,就是排练了,每个人发一张谱子,大家一起学习歌曲,如果是二声部多声部的歌曲,先要根据合唱队员的声音特点分出高低声部来。第四步,在第三部基础上已经学会歌曲,就开始处理声音了。只是凭自己经验乱说一通,不知道对我的回答满不满意。
楼上所说的队形就是隔排“插空”的队形,传统合唱队形就是四声部合唱队形,分成方形队伍来看,左下方块是女高,右下女低,左上男高,右上男低,这个你应该懂得的,以这样的线索,你可以考虑用梯形或者倒梯的队形,这个就取决于你了,其实对于队形的选择,你按照四个方块的原则就行,怎么排都可以的。至于练习,你要从各个声部当中选个声部小队长之类的,这样能帮助你分担很多工作,选了声部负责人,你在排练中就可以游走于他们之间了,事半功倍,你应该是作二声部的合唱吧?那就选两个,分开教,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轻声!千万要轻声练习,这样有利于他们进入中期的和声,后期要做强弱处理,注意一下就好,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这个合唱是带有比赛性质或者说你个人的追求比较高的话,表情!一定要有表情,表情分其实在中小学文艺汇演当中占的分数比例是非常非常大的。额,一下子说了那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合唱的排练方法 2、合唱声音的处理要符合作品的内容。唱这首歌用这种声音,唱另一首歌用另一种声音,这才是高水平。十八般武艺都要行。声音位置的统一是合唱发声的核心。 3、合唱最大的障碍是“抖”,气多气少都会抖。 4、独唱和合唱截然不同。独唱是发展个性和特长,合唱是共性合作。基本的发声原理、气、横隔膜、位置等科学发声的要素是一样的。 5、人类合唱四大遗产。无伴奏圣歌(室内)、牧歌(室外)、艺术歌曲、清唱剧和歌剧。关于无伴奏合唱1、无伴奏合唱是纯人声的微观开发。它有自己的“王国”,自己的“国法”,自己的规矩,不是没有伴奏的合唱就是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是用“显微镜来看人声美”,人的声音是最美的。无伴奏合唱的根、源是人类的发声器官。十六世纪器乐还未起步,无伴奏合唱已经起步。 2、无伴奏合唱的源头是宗教音乐。从十六世纪教学圣歌的单音开始,后来增加声部。 3、无伴奏合唱要求清彻、透明、平直、自然。 4、95%的无伴奏合唱是抒情的,音色是低位的。要找到力和美的最佳结合点。唱无伴奏合唱不能大把大把地“花钱”,大口大口地“吃肉”,要一毛一毛地花,要精、细、慢慢地“吃”。 5、无伴奏合唱不齐、不准是最大的事。 6、唱好无伴奏合唱的要求是:高度准确、声音稳定、气息平衡,除了“气功”,还要“耳功”,不能只看和只听自己声部的,还要看和听其他声部的。 7、要有音色观。音色要明亮、统一,不要追求力度,一定要控制在饱和点之下。分享我们钟爱的音乐。坚持原则 1、坚持“四不往下唱”原则,反对“进三步退两步”的错误方法。所谓“四不往下唱”是指:音准错了不往下唱、节奏错了不往下唱、基本性格(如欢乐与忧伤;雄壮与轻柔;等)没有把握准确不往下唱、声音方法有明显、严重的毛病时(如喊、咧、白等)不往下唱。 一首歌曲的演唱好坏,在演唱技巧方面,对歌曲艺术形象的理解方面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排练中逐步加以解决的。例如,演唱的姿势、口形与吐词,呼吸的方法,曲调的起伏跌宕,连与断,歌曲的对比层次,铺垫与高潮,各种力度、速度、形象、感情的变化,反复的地方与次数,演唱方式,独唱、齐唱、合唱、衬腔的变化,各乐段的衔接,声音的协调与靠拢,声部的均衡与突出、呼应与配合,声音的位置、唱开与唱通等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是不可能在少数几变练唱中同时解决的。如果我们试图从歌曲的第一小节唱到歌曲的最末小节,那么在这遍连唱过程中除了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外,对于其他存在的一些技术上的缺点,则是起到相反的“巩固”作用。所以,这种表面好象进度很快而其实却很慢的教唱方法,是一种好似雪地上行走的“进三步退两步”的方法,表面上看进度很快,实际上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发现问题就坚持不往下唱,那么又会造成练唱中间隔过多,过于支离破碎,也会挫伤歌唱兴趣。效果也不好。 因此,在一个乐段中坚持“四不往下唱”的原则,而且在每遍练习中逐步解决“四不”以外的几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往下唱,这样排练就能稳步前进,提高质量、加快进度。 2、增强听音训练:要加强听音训练,只有听好才能唱好,只有能够清楚的听辨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异同以及联系,才能唱好自己的声部,才能有机的、主动的去配合别的声部。为了培养孩子们具备听“竖”的音响习惯,给孩子们用琴声起音时最好都用和弦,让大家养成从和弦音响中找到自己将要发出的音高。 闭口哼唱“m”,是增强听音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声音训练上,哼唱易于找到声音的位置,并且更便于听清自己的声音及其他声部的声音。在合唱排练中常常让比较容易唱的声部闭口哼唱,以减轻易唱声部的音量,来支持和突出困难声部的歌唱。因此,应该在排练中适当安排全体哼唱“m”,或声部轮流哼唱,以增多听的因素。闭口哼唱“m”的技术要点如下:下颚放松,唇微闭。口腔中仿佛含有一小口水、稍空。舌平放、并放松地略带凹形,牙微启用“扬眉“、“闻花香似的”来感觉声音的位置往上,高过鼻梁,同时要注意不要失去下方气息的支持和控制。

7,如何开展小学合唱教学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理论依据(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班级合唱教学现状总是不尽人意:很多班级唱歌会出现“喊歌”的现象;多数班级只知齐唱不懂合唱;有些班级在唱合唱歌曲时唱着唱着就会变成一个声部;有些学生则捂着耳朵大声喊唱,企图压倒另一个声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音乐基础差,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齐不齐;其次,学生缺乏对于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的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再次,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歌曲,题材广泛,风格迥异,其中有不少流传久远的优秀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以农村孩子音乐基础差为由,回避合唱教学,只教孩子唱一个声部。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失败。让合唱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表现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感情,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声音和心灵均衡和谐地发展。用甜美的歌声歌唱生活,用真挚的感情温暖人心,合唱可以显示出一代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重大作用。因此,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以班级为单位的童声合唱教学实践,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集体歌咏、合作学习和表演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群体协调能力和宽容理解、共同参与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申请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教学班孩子们的声音条件、乐感,兼顾他们的兴趣爱好,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于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采用快乐地、易学易练的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进入合唱的殿堂。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一)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合唱是一个团队集体创作音乐的艺术形式,她以她特有的生产过程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锤炼着唱歌的人群,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合唱训练视作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科目。日本整合了欧州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面开始了全国自6岁到大学以合唱为主的音乐课堂教学。经过30多年的坚持,日本的课堂音乐教学从演唱故乡的老歌到演唱世界名曲,形成了具有日本自己特色的合唱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爱国热忱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低年级开始,着重抓好节奏、音准、正确的发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唱好齐唱,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开始进行合唱的基本训练,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加强进行声音控制力训练,逐步提高合唱要求。本课题的研究起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于掌握科学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感情的合唱,着力于审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有较好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合作、互相尊重、文明高尚的情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2、在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合唱演员就是一个好的独唱演员,而一个好的独唱演员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合唱演员,缺乏了组织纪律性和协调性,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在合唱中,发出异样的声音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性。从而教育学生做人也要和同伴和睦相处,融入集体。3、为校合唱队培养人才和后备力量,建设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4、用教学实践支撑教学理念,逐步提升班级合唱的品质,丰富拓展童声合唱这一领域,为理论的发展和教学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爱好音乐,与音乐交朋友,终身享受音乐。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促进合唱的普及和发展。3、学习合唱知识和合唱技能,能够自信地、和谐地,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分享合唱乐趣,全面发展音乐素养,品尝成功的喜悦。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和声王国里接受熏陶,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不断的协调、磨合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5、积极开展合唱活动,打造合唱特色,建设学校艺术文化。(二)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起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掌握科学的歌唱技能技巧,呈示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有感情的合唱,着力于审美情感和能力的形成。合唱艺术是歌唱的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来说,要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使每个队员都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以达到“融合”的境界。在童声训练中,首先应该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让声音有“漂流感”,让声音流动起来,轻细、明亮是童声的特色;这样,既保持童声轻柔的音色又能使声音统一、和谐。在低年级,着重抓好节奏、音准和正确的发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唱好齐唱,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开始进行合唱的基本训练,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加强进行声音控制力训练,逐步提高合唱要求,能演唱童声合唱作品。四、研究的方法(一)观察法课题研究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观察法,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合唱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偏差。(二)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试等方式,系统地了解我校师生对于合唱歌曲教学开展的现状及他们的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三)行动研究法结合师生实际开展本实验研究活动,根据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策略开展的实践成果,不断交流与反思,以实践弥补理论与经验的不足,定期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四)文献研究法学习和研究小学音乐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儿童心理学、以及关于合唱方面的专业书籍、论文等,以充实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其课题研究能力。(五)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自身音乐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形成经验材料。五、研究过程(一)营造合唱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充分利用距离学生最近的优势、利用校园里的多种教育媒体,充分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渗透到孩子们的校园内外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尊重艺术。1、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识,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以一月一换,也可间插在其他主题内容之中。让孩子们对合唱歌曲耳熟能详、随口而唱。2、积极组建校园师生合唱队,加强训练和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并面向全校师生开办合唱知识讲座,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3、开辟校园板报、宣传栏、学生手抄报等专栏介绍合唱知识、合唱歌曲,也可结合主题班队会组织音乐知识竞赛等。4、音乐教师在布置校外作业时,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学习和收集作为一项内容来完成,如利用电视和网络,一周收集一条自己喜欢的合唱团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围的音乐活动情况,一小组一月学会唱一首合唱歌曲等。(二)从“师生合作”入手,为学生的演唱搭建桥梁。合唱可以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与担任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学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二声部合作。在与低段学生合作时,创设情镜,采用分角色合作演唱也特别能激起学生兴趣。如第二册《两只老虎》中第一次出现了轮唱的形式,演唱时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大老虎和小老虎,大老虎先唱,唱得稍响,小老虎后唱,唱得稍轻,要求学生边唱边听老师演唱的声部,合作较好后可变换角色演唱。又如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时,可分别扮演星星妈妈和小星星进行轮唱,妈妈带着小星星回家了,在音量、速度上可做变化。如果可能,还可以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唱,让学生听出老师的歌比自己高还是低,并用手势来表示。这样,学生的和声听觉回越来越敏锐,在听觉提高的同时,和声的表现也会增强。(三)从“做歌曲”入手,创造性使用教材。合唱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它既需要合作者有较好的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更需要合唱者对音准、节奏有较好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磨炼,而且是在具体的演唱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从教材选曲看,二年级开始出现了轮唱,三年级的聆听曲目中出现了合唱曲,但分量不多。而从四年级开始则出现了大量的合唱曲,有些歌曲难度偏大,不适合学生实际。课改中指出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因此,在班级合唱教学中,从“做歌曲”入手,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进行二度创作、改编对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1、铺捉生成,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新的教学发展观中提出,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合唱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它是群体性的共同创作、共同思维的活动,。通过老师精心预设和铺垫,往往会擦出生成的火花,只要合理地加以运用,会有很多精彩片段。如教学《火车开了》一课时,可创设开火车的情景。列车长 笛 — 笛 — 笛 — 笛 —火 车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音量、速度上的变化,声部的交错进行等。又如教学第八册《小螺号》时,引导学生想象与大海有关的声音,从学生的回答中可创设这样几组多声部的情景活动。海浪的歌声:哗 — — — 哗 — —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 哗啦 啦啦召唤阿爸声:喂 — 回 来 罗 — — —快快 回 快快 回 快快 回 快快 回螺号的歌声:嘟 嘟 嘟 嘟 嘟 — 嘟 —0嘀 0嘀 0嘀 嘀嘀 0嘀 0嘀 0嘀 嘀嘀将这些合作活动穿插在歌曲中可做引子、尾声等,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体验了快乐,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学会聆听、注意力集中等习惯,也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2、为歌曲配置简单的第二声部。第六册《剪羊毛》一课学生可以想象出很多剪羊毛的声音,可将学生创编的音源加以提取,改编为:3 3 2 1 1 3 5 1 1 7 6 0河 那边 草 原 呈 现 白 色 一 片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 卡 嚓如《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其中一句可改编为:1 6 6 6 6 1 6 0 6 1 6. 3 5 5 5 5 1 5 0 5 1 5滴答答 答答 沙沙 沙 沙沙 轰 隆 隆 隆 隆 哗啦 啦 哗 啦0 0 0 0 0 1 6 1 6 0 0 0 0 0 1 5 1 5沙沙沙沙 哗啦哗啦3、根据学生水平将歌曲进行适当简化,降低难度。从教学实际看,现教材中的很多合唱曲难度偏大,学生很难演唱好。因此适当地进行简化很有必要。如第十册《小鸟小鸟》第二声部节奏相同,旋律走向也一致,可将第二声部在节奏上进行简化。《迷人的火塘》、《苹果丰收》等歌曲将合唱部分改为轮唱,也十分动听,学生非常喜爱演唱。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降低了难度,也没有削弱歌曲的表现力。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讲究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合唱表现力1、训练正确的气息扎实音准基础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唱起歌来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普遍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们应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让声音稳定而灵活,用“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使声音的音准和音质更好。2、运用“轻声”唱法找准音高“轻声”唱法能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避免学生喊唱。“轻声”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使学生能更加自如和自信地找到音高,并准确地唱出来。要求学生采用打呵欠等放松练习,然后,用气息支撑的力量找到声音的高位置,轻轻地唱出声音来,并提醒学生声音仿佛在头腔里“敲小鼓”。(五)聆听与模唱音程巩固音准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在进行听音与模唱音程之后,再合唱,并及时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平衡。(六)合唱教学的辅助形式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六、研究成效1、学生的合唱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我校低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歌唱习惯,为学习合唱打好基础;中年级学生能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和谐、统一、均衡地合唱,由二部轮唱过渡到二部合唱;高年级学生达到协调、均衡地合作,声情并茂地演唱,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多声部歌曲的教材进行处理。2、校园文化得到更好的改观通过研究让我校合唱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声部不和谐的现象得到减少或遏制。以小学合唱教学为突破口,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3、形成合唱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探索设计出了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系列活动方案,不仅让学生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小学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我校今后的合唱教学提供了素材。七、存在的几个问题(一)学生的音乐素质本身存在差异我们都知道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都是随意分班的结果,这样使得我们的课堂合唱教学的难度增加了许多,其中不乏音准概念差、节奏感不强的同学,他们往往出现节奏不稳、跑调的现象,使得合唱效果打了折扣。我想,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除了要多引导这些孩子用轻声的唱法来歌唱外,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如嗓音不好但会吹口哨的孩子可建议让他们改用吹口哨配乐,节奏感好的孩子可选择用打击乐器为合唱伴奏,音准不好的孩子可选择用课堂乐器(口琴和竖笛等)来吹奏等,这样既能保证合唱的顺利进行,又不打击一小部分同学参与合唱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各尽所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强合唱内容使有些学生感到害怕,他们的自信心差,自卑心理强,所以,想要唱好合唱曲,首先,必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八、结束语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合唱教学由于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与积累,特别是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又是合作者与实践者,更需要付出辛劳。相信,只要做有心人,总会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文章TAG:小学生大合唱怎么教小学小学生学生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