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 > 心得体会 > 教学起点设计怎么写,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起点设计怎么写,教学设计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2 02:23:53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教学设计怎么写

从网上找教案吧,就是备课,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就是教学过程吧

教学设计怎么写

2,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设计

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几次参加教学设计的评优工作,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新课程理念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文中能感受到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思考方法和手段
按照大赛的要求,每个参赛教师都应提供一篇相关录像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参赛者最后得分的依据之一。从老师们提交的《方案》来看,多数教师不知道何为《方案》,因此,有的教师把《方案》写成平时上课用的教案,有的教师把《方案》写成教学实录,有的兼而有之,此种种情形皆影响了参赛者的成绩。为了让后来参赛者接受教训,也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写好一篇全面完整的《方案》,在此与同行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并提供一篇较为详实的《方案》。 我认为,《方案》应是对巳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教学所作的说明,因此,应阐明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如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安排、教学过程或活动的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小结或反思等。具体地说,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题(可加副标题) 2.教学设计思想(思路、理念等,包括对教材内容及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等)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确,难......(本文共计3页) [继续阅读本文]

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设计

3,如何快速写出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您好,模板如下,仅供参考.记得采纳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利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本课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通过制作使学生理解“影片剪辑”在flash动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本金和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1、学生是本校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特别感兴趣;2、学生已有初步书面表达能力,但也有不少同学较差,发展极不平衡;3、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一般,有十位同学基础很好,但也有十位同学连基本的数学计算也不会;

如何快速写出教学设计

4,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

课的部分与时间 教学的内容 组织教法与联系方法 练习时间 教室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部分32min 1、 双脚前后或水平开立,面对来球方向,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 2、 当球下降至额头前时,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向前主动迎接来球。 3、击球点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处,有利于看准来球和控制球的方向。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辅助控制球的方向。用力是全身的协调过程。用力顺序是 ——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的屈伸。最重要的是利用伸臂和手指的紧张,利用球压在手上产生的反弹力将球击出。 一:组织:学生成按人数平均分成N列横队集合,教师在队伍前示范。二:教法:教室讲解、示范传球的动作,让学生了解传球的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分步练习,体会准备姿势、迎球姿势、击球姿势的协调自然,体会手型、用力对击球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讲解、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三:要求:动作示范征求。讲解少而精,声音洪亮。 一:组织:按N列队形站好。二:练习法:原地做徒手模仿传球动作练习。传固定球:两人一组(依实际人数与球数量情况,每组人数可以改变)一人持球于头上(高度依同伴身高来调整),另一人用传球动作击球,体会传球部位的感受和用力动作。要求蹬腿伸肘协调用力。3:抛传球:两人一球相距2~3米,一人将球抛至同伴腹前,同伴将球传回。对传球:两人相距1~2米,做连续对传球练习,尽量采用正面传球。5.互传球比赛:两人一球连续互传,那组传的次数多。25min 二:排球接力游戏1.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传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2.规则:分为四路纵队进行比赛,每组一球。一组一人抛球,其他同学站成纵队,将球传给抛球的同学。看哪队的抛球的同学先让每位组员传到球算胜利者,最后两名收到惩罚。 一:组织: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二:教法: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方法过程。宣布游戏规则与奖罚。及时总结评价。三:奖罚:最后两名得队各做5个深蹲跳。 一:组织:二练习法:认真理解游戏。一句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三:要求:认真游戏。积极参与,开心游戏。 10自由活动时间 一:整队集合,再次重申本次教学的重点。二:让体育委员拿出常用的休闲体育用品。三:自由活动,学生在操场内进行与体育相关的活动。 一:组织:全班集合,讲解重点。二:给体育委员钥匙。三:要求:声音洪亮。 一:要求:不提前离开,不做与体育课无关的事。 45min

5,教学设计说明怎么写

原发布者:罗娜教案说明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教学诊断分析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与撰写说明(一)教学设计可考虑的几个要素1、教育思想与教学设计的理念 2、教材钻研(纵探与横析) 3、学情分析与课堂实施策略4、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与突破 5、多媒体辅助的有效性选择 6、目标设定与达成预测7、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阐释 8、启合承接的精要陈述 9、教法探索与学法指导教学设计与撰写说明10、师生教学的互动策略 11、课堂思维流向预测与对策 12、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强化13、知识延伸与拓展 14、板书提示与课件讲义 15、设计体会或教学反思 上述15个要素切忌面面俱到,根据学生、教师、学科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重在特色呈现与教学创新。(二)教学设计可参考的流程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与定位在教案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应成为教案设计的主线。设计时要考虑为什么是重点、难点,要考虑如何去强调重点、突破难点、阐释疑点,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手段去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案设计的可能流程:(因电脑硬件有问题,附图发不上来,只能放在照片栏目中了)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6,怎样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如何书写优秀的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二、教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的规划,是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设计出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知晓研究学生发展。做好这些准备,是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一)、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1、 把握课程总目标2、 把握年级段教学目标3、 把握学期教学目标4、 准确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5、 准确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目标●目标合理定位——就能知道你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二)、认真钻研教材1、 教材的主要特点。2、 各年级段(册)教材的特点及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3、 类型课的特点及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解读教材——细读文本,潜心会文(一种是还原,一种是重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三个角度入手:①读者,②学生学习,③教师钻研)。(三)、 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情况1、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2、 了解学生发展优势(自信心 兴趣 特长个性特点)3、 知晓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了解学生情况——就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应该给学生,什么对学生的发展更需要。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一节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备课和撰写教案的过程。需要:(一)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1、.分析本课教材包括哪些教学内容,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向帮助学生建构推进。2、分析本课教材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3、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有哪些,那些可用,那些与实际不适应?(二)进行学情分析,做好设计准备(年段特点)1、分析学生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和情感储备;2、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3、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一般心理过程;4、分析特殊学生(平时学习水平很高或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可能状态。(三)定位教学思想,突显教学风格(教学特点)1、分析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2、分析自身特点,在本课教学中可能发挥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3、分析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准备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四)设计理念与目标,把握教学方向设计理念:1、说明本课教学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或者是名人思想。2、交代清楚你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教学策略。3、点明通过这种设计想要达到的课堂效果。(五)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往往是一节课的核心和关键性的过程与方法,解决这部分知识和方法,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难点是相对的,是学生容易误解和混淆的知识,对同一节课不同的学生其难点可以不同。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内容尤其是学生的情况而定。(六)选择好教学手段(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板块设计,描述性语言,一定讲究实用。 发表评论

7,如何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应用题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内部学习起点,还要考虑外部数据信息的提供,即学习的外部资料的有效组织。只有外部资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才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发展的过程,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学有所获。总之,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仔细剖析学习的主体――学生,也要参透外部资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双剑合璧”,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效。一、剖析学生,以生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际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前的首要研究对象。1.分析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有效的教学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在课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以此确定教学设计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应略讲甚至不讲,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前,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对1000以内数读写的初步认识,会从100数到199,从200数到299,但每逢数到几百九十九时就不知该如何数下去了,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百位的左边叫千位,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厉害”,也就是知道计数单位“千”比“百”大。但对于“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比“百”大却不太清楚。根据以上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了解,教学设计时我以学生熟知的“数位”知识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介绍已经学过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说计数单位的由来(即为了满足计数的需要,10个一变成一个十,10个十变成一个百),师追问:有10个百该怎么计数呢?从而使学生体验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10个“百”变成一个“千”的过程,并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同样,从学生已有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在形式多样的数数活动中突破几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识难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有效。2.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交流讨论中升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克与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在数学知识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旧知识的衔接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质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质量单位还缺乏具体感知。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引入课题,设计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组内称一称和找一找、集体评一评和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以自主观察、组内操作并交流等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实表象,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二、参透教材,以书定教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式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而现行的小学教材内容虽然是诸多数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敲呈现出来的教学素材,但由于篇幅、载体等限制,其主要内容大都是现成的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只是略显端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读懂文本、读懂教材,有把握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构建教学方案,确保教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度”。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对小学教学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功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数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要在这个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才有效。同时,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语的具体含义也要能够准确理解。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做到心中有“书”。教材中素材呈现一般比较简洁,教师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就得仔细地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评价等内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书”。如此,才能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顾后”。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为编写媒体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动态的情境表现出来。因地区、学生的差异,教材的部分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时,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材上的例题多是些“各国跳水选手的得分情况”之类的学习素材,离学生生活较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我选用了本年级4个班的数学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问:咱们班处在全年级第几?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多少分?由于是学生们熟悉的成绩问题,又与本班的荣誉有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强,学习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力求快点找到本班与第一名班级的差距。另外,教师还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经验性的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资料。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和“教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能凌驾于“学生”和“学习”之上。教学设计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书定教”这二者为基础,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文章TAG:教学起点设计怎么写教学起点设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