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设计 > 参考文献 > 幼儿园舞台剧怎么排,怎样给中班幼儿排舞台剧

幼儿园舞台剧怎么排,怎样给中班幼儿排舞台剧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1-02 19:00:06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怎样给中班幼儿排舞台剧

搜一下:怎样给中班幼儿排舞台剧
既简单又好看的

怎样给中班幼儿排舞台剧

2,幼儿园元旦节目不想都排舞蹈想排个有创意的节目让人耳目一

让小朋友们手拿模拟的蜡烛,编排一个进场顺序,自己加点花样,站好对后唱那首萤火虫萤火虫满天飞儿歌,蛮好听的。
模仿表演个经典童话故事
你好!编一个手语舞,简单的"爱在人间"或"感恩的心".也可以做个关于十二生肖的舞台剧或小品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幼儿园元旦节目不想都排舞蹈想排个有创意的节目让人耳目一

3,幼儿园小朋友除了唱歌 跳舞还可以编排什么节目

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请来,亲子活动。
从游戏中教他们学习,
讲故事…朗诵诗词…
小游戏啊,比如扮演灰太狼抓喜洋洋之类的,小孩子都喜欢角色扮演!但是节目选择要贴切。
快板,童话剧,跆拳道表演,朗诵,互动游戏抢椅子等等
武术、弹琴、背古诗

幼儿园小朋友除了唱歌 跳舞还可以编排什么节目

4,快元旦了 我们班想排老男孩2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找个会跳杰克逊舞蹈的同志参演。你是现场直播还是拍成DV啊?你可以跟着剧情走,老男孩最后女的不是回头了吗?你可以从这里切入进去,找你们班的班花演这个角色,顺便把她给泡了。懂我意思吧。
为什么要放弃,放弃意味着你承认失败,一旦你承认了失败,以后你会越来越不自信,首先这种学校的活动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又不是比赛,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唱不好就去练,越是给自己压力越是唱不好。
如果想排情景剧(舞台剧)形式的 就改编一下老男孩剧本 尽量缩短一点就可以的 但是不要照本宣科就可以 如果表演能力强的话 应该是个不错的舞台剧 不用搞心意硬憋出第二部那个唱歌好的哥们可以让他去演肖大宝 再找个有点舞蹈功底的配合他演王小帅但是杰克逊的东西不好模仿 不要冒险 我的建议 望采纳

5,幼儿园排练童话剧会遇见哪些问题

小朋友不会按你所想的去排练,这是最大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期望不要太大,最后的效果需要通过很好的的服装道具布景音乐配合来实现
每年的六一都是老师和孩子们最辛苦的时候。我认为,在六一排练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教师和孩子的心理状况。 由于你的体问非常广泛,我只能简单回答你的问题。 1、将排练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教育当中。 2、将排练的内容分为若干阶段,然后分配到每天或每周的任务,逐步去完成。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3、切记不可焦躁。因为老师一般都希望自己排练的节目要有成效,从而逼迫自己和孩子们抓紧排练的进度。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巧妙的排练技巧,不要吼叫,这样相反会减缓排练的进度。 4、排练的节目要求选择孩子的数目不可以太多,太多了排练的难度就大了。宁可多出两台节目,也不要一个节目一群人上台。 5、排练的节目当中,尤其是舞蹈节目,要有好看的队形变化。因为是幼儿舞蹈,所以,舞蹈动作一般都会很简单。只要动作统一,队形变化整齐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舞蹈节目的音乐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说几点,工作几年来,这是我的一些小的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6,如何编排童话剧

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如我们所接触过的《神笔马良》、《东郭先生和狼》、《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童话作品。童话还包括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渔夫的故事》、《齐天大圣》……所有这些,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下面,我们来看看童话的具体特点。 (一)、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里,孩子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意义。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的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世界是个生机万类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多读、多欣赏。
自己想啊

7,在幼儿园童话剧排演中怎样开展工作

熟悉我的同事常调侃我是“童话剧专业户”。对于这个称号,我非常喜欢、也乐于接受。是的,我喜欢童话剧,乐衷于和孩子们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更享受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乐趣。也许,你会问:“童话剧排演很难吧?”我可以坦诚地说:“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而且通过2011学年的尝试,我觉得如果能结合平时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开设表演区域,引导幼儿开展相关的童话剧排演,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我将通过大家最关注的三个“如何”(如何选材?如何排演?如何完善?)来谈如何在学习性区域中排演童话剧。   Q:童话剧,如何选材?   ——童话剧的选材其实是非常广泛的,凡是幼儿熟悉的故事、童话、绘本,以及幼儿周围生活中有趣味,有意义的人和事都是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但要如何迎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乐于表演这个故事,那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故事内容情节要丰富、角色多、角色性格明显。   ? 故事要先转换成剧本,语言琅琅上口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   ? 剧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   事例:大家都听说过成语故事《叶公好龙》吧,如果让你来安排角色,你会定几个?(2个——叶公、龙王;3个——叶公、龙王、书童……)事实上,孩子们对角色扮演的渴望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9个(叶公、夫人、2个丫鬟、东南西北4海龙王、旁白),那么这个人数大逆转是怎么发生的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迎龙年活动中,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们的区域活动之一话剧角便贴上了《叶公好龙》的宣传海报。一开始的角色分配也像大家刚刚猜想的一样,只有叶公和龙王两名男性角色,不过每天的围观者却有十多名,可这种情形只维持了3天,班中女生“领袖级”人物唐唐就坐不住了,其实从她前两天针对性的点评中就已显出她想参与的愿望。区域活动讲评环节中,她说:“……演得不像,如果让我来演叶公,一定会更好。”不过当时就有小朋友提反对票:“叶公是男的,你是女的,怎么演啊?”唐唐当时就吃瘪了。她也寻求过我的帮助,但我并没有直接介入。不过在强烈意愿的驱使下她没放弃,在不断协商后,她征得了两位主演的首肯,增加角色——扮演叶公的夫人,可后来在排练过程中发现自己只能做个花瓶,一句台词也没有,便又想出了扮孕妇和丫鬟聊天的新故事情节。班中很多小朋友看到唐唐成功加入“叶公好龙”剧组,纷纷要求加入。之后便出现了服侍夫人和叶公的两个丫鬟,四位龙王和一位旁白,原本简单的剧本在经过他们的改编后也更富有童趣。   分析:从这个事例中可见,大班幼儿乐于参与话剧表演,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当角色过少的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参与的兴趣。当天如果没有唐唐的“出头”,可能这个话剧后来也不会有这么多角色,也不会激发如此多的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更不可能创设出之后这么多新的情节。因此,我建议在选材时,尽量考虑一些角色较多的故事,满足每位幼儿的需求。还有可以请幼儿分批参演,毕竟表演角色总少于全班人数,如一组一周,既能让同组孩子间相互熟悉、表演默契,又能让孩子们互相观摩,取长补短。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好点子也会不时出现,老师便要及时删选和调整剧本,让剧本真正变为孩子们新奇创意和经验的积累、热情表达表现的真实记录。   Q:童话剧,如何排演呢?   ——要让剧本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必然离不开前期的排演,这个过程就是大家,包括以前的我觉得最难的地方。不仅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作品内容的领悟能力不及成人,而且刚接班时,班中幼儿从未接触过话剧表演,大多数的孩子也没有观摩过真人童话剧,表演经验的缺乏常让孩子们无所适从。而身为指导经验不足的老师又常常会陷入急功近利追求表演结果的情况,如此,孩子累,老师也累。   那如何攻克难关呢?通过几台戏的磨练和不断反思,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 摆正心态,慢慢来   事例:还记得为大班毕业典礼排练的第一个童话剧《兔子和狼》,当时经验   不足、时间又紧张,于是我草草地把剧本给孩子们说了一下就让他们带着资料回家练习。可第二天排练时,孩子们除了知道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之外,台词对不上,出场站位搞不清,更别提表演得生动形象了。只记得当时焦急的我为了尽快排好戏,只能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地练,可他们依旧不进入状态。过了几天,情况一点没好转。于是,我想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演吧,于是我一会儿扮这个,一会儿扮那个,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可轮到自己演的时候又是老样子。我是又流汗,嗓子又疼又哑,最伤心的是,当我又一次对着孩子们说:“不行,我们再来一遍!”时,一个孩子小声地抱怨到:“烦死了!又要练!真没劲!”我顿时不知该怎么办。   随后的几天,我不断抱怨吃力不讨好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扭转局面,因此排练的次数和时间相应减少,但意外在此时出现。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的表演站位和出场顺序不再需要一一指点,表演虽称不上生动流畅,但也能像模像样地把角色该说的话说完,该完成的动作完成。   分析: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在童话剧排演过程中亦是如此,当你越是想   要照着自己设定的排演时间表执行时,结果大多不尽人意,最糟的是孩子们还会厌恶排演。从完成第一幕童话剧后,我深刻感悟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学龄前儿童,他们就像正在拔节的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自己的顿悟过程,而老师应像农夫学习,深耕细作的同时也要耐心静待。   特别从2011学年开始,我尝试将童话剧排演与日常的学习性区域活动结合。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中发现,虽然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不长,但积少成多之后,孩子们对剧本内容和角色内涵会有更多时间来慢慢感悟,甚至个别幼儿还能想出让剧本锦上添花的好点子,或者超脱剧本,演得更加活灵活现。   还有在剧本比较复杂时,我们也可采用分段方式排演,让幼儿逐渐熟悉剧本,慢慢将整部剧完整演绎。例如,可以在表演区域中,通过分批张贴故事情节图片或图夹文海报的方式,提示幼儿近期表演的进度。这样,孩子们演得扎实,老师也能即时了解幼儿表演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   ? 游戏导入,乐趣多   事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故事之一,但要真正演出角   色特点对大班幼儿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的表演经验少,常常动作模式化。于是在表演区域开启新剧排演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猜角色游戏《孙悟空打妖怪》(内容详见后面附件),5人一组自行分配角色,但在表演前不亮身份、不说话、不拿道具、表演动作最好能不重样,谁能演得让大家一眼就猜出就算成功。一开始,班中大多数幼儿基本都是遵循儿歌内容表演:唐僧双手合十、猪八戒握拳作长鼻子、沙僧做挑箩样、孙悟瞪眼睛、妖怪张牙五爪。但没过几组就有标新立异的了,唐僧有骑马、有盘腿念经的、有握杖化缘的;猪八戒有揉肚子、托肚子、晃悠悠走路的、打盹的;沙僧有摸胡子的、一手叉腰一手手指分叉自然伸直的;孙悟空有抓耳挠腮的、翻筋斗云的、一手放眼上张望的;妖怪有扮老人和姑娘的、扮各种动物的,等等。后来在开启新剧排演时,孩子们都积极参与,表演得也各有特色。   分析: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达到了让大家玩得开心,引发幼儿对新剧充满表演   兴趣,又通过幼儿之间的动作分享了各自的对角色的理解。这正印证了一句话——“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游戏中的模拟动作和驰骋想象能给幼儿极大的快乐。   其实在自由活动中,我们也常会发现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办家家
熟悉我的同事常调侃我是“童话剧专业户”。对于这个称号,我非常喜欢、也乐于接受。是的,我喜欢童话剧,乐衷于和孩子们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更享受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乐趣。也许,你会问:“童话剧排演很难吧?”我可以坦诚地说:“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而且通过2011学年的尝试,我觉得如果能结合平时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开设表演区域,引导幼儿开展相关的童话剧排演,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我将通过大家最关注的三个“如何”(如何选材?如何排演?如何完善?)来谈如何在学习性区域中排演童话剧。   Q:童话剧,如何选材?   ——童话剧的选材其实是非常广泛的,凡是幼儿熟悉的故事、童话、绘本,以及幼儿周围生活中有趣味,有意义的人和事都是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但要如何迎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乐于表演这个故事,那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故事内容情节要丰富、角色多、角色性格明显。   ? 故事要先转换成剧本,语言琅琅上口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   ? 剧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   事例:大家都听说过成语故事《叶公好龙》吧,如果让你来安排角色,你会定几个?(2个——叶公、龙王;3个——叶公、龙王、书童……)事实上,孩子们对角色扮演的渴望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9个(叶公、夫人、2个丫鬟、东南西北4海龙王、旁白),那么这个人数大逆转是怎么发生的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迎龙年活动中,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们的区域活动之一话剧角便贴上了《叶公好龙》的宣传海报。一开始的角色分配也像大家刚刚猜想的一样,只有叶公和龙王两名男性角色,不过每天的围观者却有十多名,可这种情形只维持了3天,班中女生“领袖级”人物唐唐就坐不住了,其实从她前两天针对性的点评中就已显出她想参与的愿望。区域活动讲评环节中,她说:“……演得不像,如果让我来演叶公,一定会更好。”不过当时就有小朋友提反对票:“叶公是男的,你是女的,怎么演啊?”唐唐当时就吃瘪了。她也寻求过我的帮助,但我并没有直接介入。不过在强烈意愿的驱使下她没放弃,在不断协商后,她征得了两位主演的首肯,增加角色——扮演叶公的夫人,可后来在排练过程中发现自己只能做个花瓶,一句台词也没有,便又想出了扮孕妇和丫鬟聊天的新故事情节。班中很多小朋友看到唐唐成功加入“叶公好龙”剧组,纷纷要求加入。之后便出现了服侍夫人和叶公的两个丫鬟,四位龙王和一位旁白,原本简单的剧本在经过他们的改编后也更富有童趣。   分析:从这个事例中可见,大班幼儿乐于参与话剧表演,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当角色过少的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参与的兴趣。当天如果没有唐唐的“出头”,可能这个话剧后来也不会有这么多角色,也不会激发如此多的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更不可能创设出之后这么多新的情节。因此,我建议在选材时,尽量考虑一些角色较多的故事,满足每位幼儿的需求。还有可以请幼儿分批参演,毕竟表演角色总少于全班人数,如一组一周,既能让同组孩子间相互熟悉、表演默契,又能让孩子们互相观摩,取长补短。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好点子也会不时出现,老师便要及时删选和调整剧本,让剧本真正变为孩子们新奇创意和经验的积累、热情表达表现的真实记录。   Q:童话剧,如何排演呢?   ——要让剧本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必然离不开前期的排演,这个过程就是大家,包括以前的我觉得最难的地方。不仅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作品内容的领悟能力不及成人,而且刚接班时,班中幼儿从未接触过话剧表演,大多数的孩子也没有观摩过真人童话剧,表演经验的缺乏常让孩子们无所适从。而身为指导经验不足的老师又常常会陷入急功近利追求表演结果的情况,如此,孩子累,老师也累。   那如何攻克难关呢?通过几台戏的磨练和不断反思,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 摆正心态,慢慢来   事例:还记得为大班毕业典礼排练的第一个童话剧《兔子和狼》,当时经验   不足、时间又紧张,于是我草草地把剧本给孩子们说了一下就让他们带着资料回家练习。可第二天排练时,孩子们除了知道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之外,台词对不上,出场站位搞不清,更别提表演得生动形象了。只记得当时焦急的我为了尽快排好戏,只能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地练,可他们依旧不进入状态。过了几天,情况一点没好转。于是,我想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演吧,于是我一会儿扮这个,一会儿扮那个,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可轮到自己演的时候又是老样子。我是又流汗,嗓子又疼又哑,最伤心的是,当我又一次对着孩子们说:“不行,我们再来一遍!”时,一个孩子小声地抱怨到:“烦死了!又要练!真没劲!”我顿时不知该怎么办。   随后的几天,我不断抱怨吃力不讨好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扭转局面,因此排练的次数和时间相应减少,但意外在此时出现。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的表演站位和出场顺序不再需要一一指点,表演虽称不上生动流畅,但也能像模像样地把角色该说的话说完,该完成的动作完成。   分析: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在童话剧排演过程中亦是如此,当你越是想   要照着自己设定的排演时间表执行时,结果大多不尽人意,最糟的是孩子们还会厌恶排演。从完成第一幕童话剧后,我深刻感悟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学龄前儿童,他们就像正在拔节的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自己的顿悟过程,而老师应像农夫学习,深耕细作的同时也要耐心静待。   特别从2011学年开始,我尝试将童话剧排演与日常的学习性区域活动结合。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中发现,虽然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不长,但积少成多之后,孩子们对剧本内容和角色内涵会有更多时间来慢慢感悟,甚至个别幼儿还能想出让剧本锦上添花的好点子,或者超脱剧本,演得更加活灵活现。   还有在剧本比较复杂时,我们也可采用分段方式排演,让幼儿逐渐熟悉剧本,慢慢将整部剧完整演绎。例如,可以在表演区域中,通过分批张贴故事情节图片或图夹文海报的方式,提示幼儿近期表演的进度。这样,孩子们演得扎实,老师也能即时了解幼儿表演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   ? 游戏导入,乐趣多   事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故事之一,但要真正演出角   色特点对大班幼儿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的表演经验少,常常动作模式化。于是在表演区域开启新剧排演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猜角色游戏《孙悟空打妖怪》(内容详见后面附件),5人一组自行分配角色,但在表演前不亮身份、不说话、不拿道具、表演动作最好能不重样,谁能演得让大家一眼就猜出就算成功。一开始,班中大多数幼儿基本都是遵循儿歌内容表演:唐僧双手合十、猪八戒握拳作长鼻子、沙僧做挑箩样、孙悟瞪眼睛、妖怪张牙五爪。但没过几组就有标新立异的了,唐僧有骑马、有盘腿念经的、有握杖化缘的;猪八戒有揉肚子、托肚子、晃悠悠走路的、打盹的;沙僧有摸胡子的、一手叉腰一手手指分叉自然伸直的;孙悟空有抓耳挠腮的、翻筋斗云的、一手放眼上张望的;妖怪有扮老人和姑娘的、扮各种动物的,等等。后来在开启新剧排演时,孩子们都积极参与,表演得也各有特色。   分析: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达到了让大家玩得开心,引发幼儿对新剧充满表演   兴趣,又通过幼儿之间的动作分享了各自的对角色的理解。这正印证了一句话——“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游戏中的模拟动作和驰骋想象能给幼儿极大的快乐。   其实在自由活动中,我们也常会发现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办家家或者模   仿着某部动画片中的角色说话、动作或者表情,这便是戏剧在幼儿阶段中最初的形态。而在孩子们的视角中,童话剧在区域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排演,何尝不是一次次有趣的游戏呢。因此,在开启话剧排演时不妨借个讨巧的游戏(猜角色、猜故事内容、COPY不走样和相关的音乐游戏)作为导入线索,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和创意的激情。   ? 师生互动,促理解   事例:   ①《叶公好龙》之扮龙王   诚诚才刚扮了几天的龙王就没精打采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有小朋友说他带头饰扮龙王的动作挺像的,可看着就没有电视里演的龙王有精神。于是,大家给诚诚出了不少主意,有的说要戴龙角,有的说龙王穿着披风才威风。可这龙角和披风到哪儿弄呢?大家带着这个疑问回了家,第二天,诚诚穿着自己制作的龙纹纸袋披风威武地来到戏剧角;浩浩用自选材料区内的扭扭棒扎了个圆形头箍,又用卡纸画了一对犄角,剪下后用胶带固定在了圆形头箍上;菁菁将一把扭扭棒裹在了一起,用根丝带绑在了诚诚的腰间,从后看着还真像条龙尾巴。经过重新打扮的诚诚在表演时更加投入和自信了。   ②《老鼠嫁女》之帮助太阳、乌云、风、围墙寻找到角色特征   幼儿在扮演太阳、乌云、风和围墙时只是一味地照搬绘本里的对话,既没动作也没将各角色的特征、角色之间的关系清楚表达,于是我扮演“鼠爸爸”和他们对戏,“我的女儿可不能受了委屈,要嫁就要嫁给最厉害的,你们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幼儿纷纷开始思考自己的角色特征,涵涵说道:“太阳最厉害的就是光芒,不过我是刚刚升起的太阳。”我又问:“太阳早啊,刷牙、洗脸了吗?”接着涵涵伸伸懒腰,模仿起刷牙、洗脸动作,我及时给他的表演竖起了大拇指。韬韬说:“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说着将涵涵挡在了身后,“不过风却能把我吹走!”我模仿“鼠爸爸”被风刮得东倒西歪,然后惊讶地说:“不好了,风来了!”韬韬口中边拉着长音喊着“风来啦”,边横着跑下了台。……   分析:由于年龄和表现能力的限制,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表演经验缺乏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如何通过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捕捉幼儿的所思所想所需、启发幼儿对剧本内容的把握或者演绎方式的改进,都是老师们可以尝试达成的。   我们不妨多看看。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当前的游戏水平,在角色表现上是否有不妥或调整的地方,给予适宜的指导。   我们不妨多问问。了解孩子们排演遇到的瓶颈或困难,给予即时的帮助(道具类:成品、半成品、材料等;讨论交流;打气鼓励和赞赏。)   我们不妨也演演。师幼之间原本就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作为老师有时能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排演中,不但能增进师幼之间的亲密度,通过互动表演启发幼儿对角色的思考,还能让幼儿从你的表演中获得一些表演的经验,如,如何用夸张的动作让角色更饱满;如何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让表演更生动等等。   Q:童话剧,如何打磨完善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中。人无完人,剧无完剧,每次呈现的童话剧总会有不同的遗憾出现,但如何让遗憾变得少些,我觉得有以下经验:   ? 合理选择烘托气氛和人物形象的音乐。   音乐能生动形象地烘托气氛,有效衬托各角色的特点,让童话剧更加生动饱满。而且,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强,因此,音乐形象有助于小演员和小观众对剧中形象和气氛的领悟。   例如:童话剧《老鼠嫁女》中太阳、乌云、大风、围墙出现时借助不同的模拟音或音乐片段让角色形象逼真、带上幽默效果。再如剧中喜庆的鞭炮声和唢呐音乐,让整个场景充满喜庆色彩,小观众们不用等花轿上场就知道鼠姑娘出嫁了。   ? 互相观摩,提升表演技能。   由于区域活动基本都是晨间开展,幼儿来园有早有晚,因此在刚开设戏剧角   时发现由于幼儿之间的组合多是随机,经常调换配戏对象,表演情况常不稳定。因此,在后来的表演区域中,教师运用了二种方式引导幼儿互相观摩:一是将孩子的表演摄录下来,在电视机里循环播放(自由活动时间),二是经常在分享环节让幼儿现场表演小片短,由此,使得排演过程成为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再次,我们还设置了演员排练表(也是由幼儿提出并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固定使用表演区域,一周期满就请班中小观众来观摩,老师也将幼儿的表演及时摄录作为资料留存,然后再请下一组幼儿进入戏剧角排演。   这一不断轮换排演的过程常能激发幼儿们创意表演的新火花,就如之前举例的《叶公好龙》,班中3组幼儿在表演相同的故事时,虽然都将叶公边唱边夸自己、叶公与夫人商讨孩子取名“龙子”等幽默经典片段加以传承,但为了让自己小组的表演在同伴观摩中能更突出,幼儿们均在人物分配、情节对话、表演技巧,甚至道具制作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新。这样一个排演——观摩——交流——再排演的磨戏过程,能让幼儿不断汲取来自同伴的表演经验,在浅意思的竞争氛围中不断尝试突破和创新,让自己的表演能力更加成熟。   此外,每周轮换表演的措施,还能保证每个幼儿都参与到表演区域中,因为排演时不能缺席,更督促幼儿在轮排期间准时到园,抓紧时间认真排练,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我想,通过借助在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深受幼儿喜爱的童话剧排演,不但能让孩子在每日的活动中积累点滴表演的经验,体验表演的快乐,还能展示他们的语言才能、艺术才能、表演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童话剧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爆发出表演的热情,最终演绎孩子自己的童话王国。
文章TAG:幼儿园舞台剧怎么排幼儿幼儿园舞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