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小学作文 > 分一分数学教案大班怎么做,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

分一分数学教案大班怎么做,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4 16:31:18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个相同的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  2、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猪的一家:4种颜色的彩笔,与彩笔同色的4个篮子。  2、学具准备:小猪的一家中的鞋子、袜子和手套,4种颜色的彩笔及相关(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颜色的篮子,大小不一样的暗扣若干,大小不同的锁和钥匙。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动一动。幼儿一边按节奏念儿歌《动一动》一边走线,并做相应动作,走、跑、跳等交替进行。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朋友一起来玩“彩笔对对碰”。  请幼儿看一看桌面上的彩笔:小朋友这些彩色笔的盖子都跑哪去了?我们把它们都找出来吧,教师示范:给红色的彩笔盖上红色的盖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红色的笔就找红色的盖子,然后放进红色的篮子里。  三、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将幼儿分组操作。  第一组:操作学具小猪的一家。  第二组:操作暗扣,幼儿根据暗扣的大小,公母配对。  第三组:操作图片,找缺失并配成完整的图片。  第四组:看谁找的对。幼儿根据一样实物,找出另一半配对。  四、游戏活动。  游戏“对对碰”幼儿两人一组一边念儿歌《对对碰》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成对放好,如将袜子配对放在一起,直到收拾完毕。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

2,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

活动名称:新年的形状活动前言:新年就快要到来了,幼儿园的小孩子们都在想着如何迎接新年的到来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新年的形状吧,看看小朋友们是用什么样的办法还迎接新的一年吧,你喜欢以下的小活动吗?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准备: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2、剪刀、水笔、蜡笔。3、录音机、磁带。4、课件一个。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评析: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礼花鞭炮时,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也给了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幼儿a :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数学:4的组成 目标:1、学习4 的组成,知道4 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 2、学习用实物和数字表示这个过程 准备:圆点图片卡1、2、3、4及分合号;数学练习册 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2、3的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学习4的组成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4的组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 看一看:教师逐一在黑板上画出四只桃子,引导幼儿把四只桃子分别放在下面两个盘子里(用笔画)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不会画桃子的幼儿可以用圆来代替) 教师:“我们请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两只盘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看看他有没有分对?” (3)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情况,一起学用完整地话讲述分解的图。 教师:“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分的苹果对不对?谁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师出示带有四个小圆片的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分解四个小圆片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苹果了,老师现在把苹果换成了小圆片,有谁会分?” (5)请个别幼儿来做数学4的分解,其他幼儿一起验证是否正确。 二、个别操作 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知道分桃子时下面要画桃子而不能用数字来代替,下面有几条线就是有几种方法。分解数字时下面就要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第25页,完成4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法” 教师:“做加减法时,题目的要求是:右边每个盘里原来有4个桃子。小动物们分别拿走了几个?还剩几个?听清楚题目,想好了再做。” 三、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1、对上课认真听讲并独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予以表扬。 2、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再进行重点指导,直到弄明白为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

3,幼儿园亿童大班第5册数学教案怎么写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活动目标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请幼儿说一说。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幼儿园亿童大班第5册数学教案怎么写

4,大班幼儿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2、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样多 教师:屈老师 【活动前评析】 比较多、少、样多小班科学活动感知类内容而比较多、少、样多也平时生活经常运用何更好让孩子更好掌握和学习用对应方法比较物体多、少、样多我比较重视环节本活动采用盖瓶盖方法让孩子操作学习比较再通过练习解决多、少、样多问题通过游戏活动分点心对所学知识予巩固层层递进游戏采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爱小羊形象贴近幼儿能更好调动学习和操作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应方法比较两组(两物体)多、少、样多(感知目标) 2、能用对应方法解决多、少、样多问题(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1、瓶子三组 (1)三组颜色样瓶子分别红、黄、蓝三组每组瓶身与瓶盖颜色相同(即红色组凭身红色瓶盖也红色) (2)瓶盖数量与瓶身样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点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饼、青草沙拉若干分 【活动过程实录】 、操作活动:盖瓶盖 出示瓶身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多瓶子些瓶子盖子都没有盖好请们帮们找盖子子给们戴上吧 1、第次操作:请帮红色瓶子盖上红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多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请帮蓝色瓶子盖上蓝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少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请帮黄色瓶子盖上黄色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与瓶子样多并学习说盖子与瓶子样多 该环节采用幼儿操作导入〈纲要〉提倡幼儿动手操作操作学习而小班幼儿思维比较直观让幼儿动手操作玩过程掌握所要学习知识事半功倍 二、尝试解决多、少、样多问题 1、请幼儿观察红色组瓶子观察提问: 师:请们看看红色瓶子和瓶盖都找自己好朋友了 幼:没有盖子多出来了 师:盖子多出来了没有朋友了好孤独啊会哭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多出来盖子问题 幼:再找来和红盖子样多红瓶子样样多了 活动过程对表现好幼儿予小红花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比瓶子少问题 三、游戏:分点心 1、师:今天青青草原上小羊们来我们班做客啦快来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羊分别: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介绍 2、师:小羊们从远青青草原来肚子都饿了我们给们分点心吃吧 请幼儿按要求给小羊们分点心: 第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块香草蛋糕沸羊羊对香草过敏请要分给分好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第二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块巧克力草饼懒羊羊喜欢吃巧克力草饼了请分两块块给分好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份青草沙拉分好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样 幼:蛋糕和小羊样多 四、师:小羊们都吃饱了们开心邀请我们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吧我们起排好队出发喽 本环节采用孩子们喜欢卡通形象能够更好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东西越接近孩子喜欢形象越容易带动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给自己喜欢角色分点心既能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印象和巩固又有效贴和了孩子心理课堂气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更多教案尽:屈老师教案网)

5,我急要一份学前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合的公开课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目的1 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2 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3 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2、 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3、 《操作册》第27页。活动过程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 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2、 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六、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七、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6,怎样做好数学分层教学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我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我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
分层教学是指在大纲统一要求下,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然后在对全班学生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相对地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再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做到因人制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为主要依据合理流动,适当调位,这样可以激励学困生奋起直追,逐步为进入中层作好准备;对于中等生,让他们认清“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对于优生,为了确保自己的优势和超层发展而也会不断地努力。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相互鞭策,相互促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分层制定目标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要科学地制定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难点,弄清本节课的目标中哪些属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哪些是理解领域的目标,哪些是应用领域的目标,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目标。对于优生,每节课要求他们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熟练解答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并能说出算理,会做有关的思考题;对于中等生,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掌握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能讲出算理,也可以做一些变式题;对于差生,要求他们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能解答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习题。这样,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循着一定的目标生动活泼地发展。2、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近期、中期、远期奋斗目标,近期目标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上,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标,当近期目标达到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实现新的目标,这样,学生通过一次次超越目标,从中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学业成绩也不断提高。三、通过课堂教学,分层实施目标分层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关键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1、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应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知识容量要适中,其次应正确处理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即对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不能平均用力,对于重点、难点、关键构成的重点内容,教师应重笔浓涂,对于非重点内容,可以轻描淡写,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切实掌握基础知识。2、把握住教学过程的速度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容量的练习和提问,加以训练和巩固,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处理高层次的问题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以满足学生的要求。3、精心地设计问题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时,问题不但要问在关键处,提得明白准确,便于学生思考,而且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准备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一般情况下,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大容量的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从而切实掌握知识,而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可以面向优生,使优生能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互质数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什么叫互质数?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这个问题很简单,教师抽差生回答。②判断两个数是否互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抽中等生回答。③互质数是质数吗?它与质数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思维容量大,需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判断,教师抽优生回答,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样一组难易不同的问题,不仅巩固了每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应以模仿性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或例证问题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同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再亲自做例题,最终让差生能落实大纲要求,掌握单一、基本的知识点;对于优生,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教师应要求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及内在联系的分析,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从深度和广度加以落实。5、优化课堂练习练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大纲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一)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同一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要求,同一习题对优生要求一题多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一题多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对于差生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如: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后,一道应用题往往可以列出多个方程,对于差生教师要求他们一题一解,而优生要求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列出多种算式。(2)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说来,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第一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一部分习题是基本练习,要求人人都要做,以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二层次的练习题,一般指对基本题有较大变化的变式题或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处理,这一类习题要求中等生和优生能做;第三层次的练习题,一般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强化、优化的过程,这一层次的习题,要求优生积极思考后能做。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逐步深化的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①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②应用题。一个长方形的桌子,面积是30平方分米,长为6分米,宽为几分米?一个长方形的园圃,长是12米,是宽的2倍,求它的面积。一个正方形的池塘,周长是16米,其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③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这组习题,教师规定学困生必须做对第1题,中等生必须会做1、2题,优生能做完。一般说来,当学困生做完1题之后,成功的喜悦会激励着他去做第2题,其他中等生,优生亦如此。通过这样的练习,增大了思维的容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四、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差异是自然的,不管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给予必要的辅导,个别辅导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上“欠债”多,知识难以衔接。因此,对学困生来说,重在补缺补差,防止知识负积累,促进转化。在课前对学困生补好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为他们扫清接受新知识的障碍;在课后应有耐心地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同时应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生基本上能掌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还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因而教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入手促进学习的进步。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优生的指导,应重在强人兴趣、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如: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思考题,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参加数学活动课等。总之,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准确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分层施教,积极地进行个别辅导,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7,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师板书“分数。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 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平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 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 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 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平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习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 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  ②、 交流汇报  ③、 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  ④ 、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5 、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 、生拿出刚才折的正方形,比一比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谁大,谁小。生用手中折好的图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生汇报)  ② 、师小结:分子是 1 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习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课件出示五角星、风车,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生答  2 、课件出示书中 93 页 1 、 2 题和 96 页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 、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生答)  4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不少。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写数学周记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写的一篇周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中秋节 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说说为什么重要?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也可让学生各自拿出圆片演示)。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1/2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全班同学自由读表示1/2意思的这句话,要求重要字词重读。) 2、折1/2 学生用圆形纸片折1/2 3、 判断:下面图形的上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4、认识1/4 回顾周记:小明和哥哥分一个水果馅月饼,分完之后又想到了爸爸妈妈也能吃到这个水果馅的月饼,那应该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呢?(4份)那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一。(1/4) 5、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圆形的1/4?并上色。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6、学生自由创造更多的几分之一 小结:像1/2、1/4、1/5、1/8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整理,涂一涂与折一折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 2题 【这一部分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达到学以致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高兴吗?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分数与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和主要内容: 本片提供了一个学生在户外野餐、游戏的情景图,图中的许多素材可用分数表示。本片既可以作为分数的引入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描述图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事实,引出分数的概念;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通过让学生用分数描述图意,来巩固分数的认识。 教学建议: 1.出示本片,让学生描述图上的情景。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东西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引出分数的概念(如,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等)。 3.等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可再出示本片,让学生用分数对图中的其他素材进行描述,巩固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写数学周记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写的一篇周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中秋节 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
文章TAG:分一分数学教案大班怎么做一分分数数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