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 > 心得体会 > 怎么复习小学数学,如何复习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怎么复习小学数学,如何复习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19 01:42:05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复习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包括一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记住轮廓,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2)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3)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如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总之,一方面,复习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况,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认知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复习,不断地对知识本身或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进行提高与精炼,是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

如何复习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2,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小学的知识注重于概念,所以小学部分的知识复习要围绕着概念进行。1、数的认识 从数的基本概念来复习,如:数有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正数、负数之分。根据数的性质,数又有:偶数、奇数,质数、合数之分;根据数的关系数又有:互质数、约数、倍数、众数、中位数之分。2、数的运算 加法:求几个数的和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和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简便运算: 加法的结合率、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率;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3、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4、解决问题 A、行程问题:路程=速度 * 时间 相遇问题、背向问题、追及问题 B、生产问题:总产量=工效 * 工作时间 C、利润问题:定价=进价 + 利润 D、利率问题:利息=本金 * 利率 * 时间 E、价格问题:总价=单价 * 数量5、综合图形: A、平面图形: 三角形: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 圆: B、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小学就学了这些,而这些都是“算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只是注重于数的运算。所以,在进行小学部分复习时,要加强概念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对于数字的运算和一定的运算方法,这才是小学知识点的重点和作用。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3,小学毕业生的数学该如何复习

1、 制定总复习计划 科学的复习计划能保证总复习的顺利进行,让学生通过这次复习更好的学好数学知识,所以计划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材,合理制定。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总复习内容归纳为:1、数和数的运算;2、代数初步知识;3、应用题;4、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简单的统计六大部分。内容多,范围广,所以制定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周密。复习时,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否则会导致学生复习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差。应根据学生情况去设计。基础好,优等生多的可以增加复习的难度和加快复习进度;基础不好,后进生稍多的放慢复习进程速度,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从易到难。如基础差的,可以从概念知识入手,弄清法则、性质,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会根据数量关系式解方程,根据性质解比例,会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和一般的复合应用题,进行一些简单的面积、体积的计算,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再复习难度稍大的知识。 基础好的同学,对于基础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可少花时间,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比如:稍复杂的应用题、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应用题等要多花时间练习。 2、 抓住复习重点,突破难点 复习时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回忆知识,不搞老师讲学生只能听的被动学习方法。各部分知识在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等。熟记数量关系、法则、公式和计量单位的进率。 小学所学数学知识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重点,要突破这两个重点,坚持每天利用自习和课后辅导时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其中简算是重点中的一个重点,必须通过多种题型的反复训练,方能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不至于吧,我也是毕业班的,数学就是知识掌握住了就行,不用那么所谓的"刻苦" 祝你能考个好中学

小学毕业生的数学该如何复习

4,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复习

复习是知识巩固的过程,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过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也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复习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复习目的 1、沟通联系,“串线结网”   小学数学教学网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编排的,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知识的纵横之间有一根根无形的线把它们有机的串在一起,但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一个断开的课时完成的。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结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复习课不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和重视旧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编写提纲、列表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的逻辑整理出来,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在整理过程中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却又恰当的方法获得的新知识嵌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意识倾向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把握较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通过复习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也能弥补教师   二、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 1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   首先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复习前,教师将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措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覆盖面较全,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本堂复习课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点部分,哪些是关键部分。   (2)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为载体,应如何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能力和数学习惯。   (3)对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解题方法还不熟练,这些问题中,哪些带有普遍性。   (4)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订好复习计划后,复习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   科学的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营造一个让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复习环境,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知识重视的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复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   3、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的方法很多,有阅读课文、编写提纲、绘制图表、说理、举出例证和一题多解等,到底选择哪些复习方法,要根据复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复习的方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就越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   4、设计合理的课堂复习模式   要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以往知识上的缺陷得意弥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应考虑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复习课堂教学模式。   当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个知识块上的各个知识点,或者利用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等进行练习时,可采用分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5,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期末高效复习

一个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除了指导我们正常的授课外,我认为进行期末复习时一定要再次利用它。达到教材的熟记、熟练、熟用。一个计划。在进行期末复习时,一定要实实在在的制定好每次复习的一个复习计划(或方案),它是我们教学数学课复习的一个短期工作行动纲领。它应当有制定复习计划的目的、复习内容、复习措施等。有了这样一个科学、着实的复习计划,我们的复习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卓有成效的进行。一个记录。在这一个学期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很多,在新授的时候每个学生掌握的情况各不相同,学习效果也各不一样。在复习的时候,争取每次做好记录,有的放矢的进行“培优补差”工作,通过有效的复习,达到中等生通过查漏补缺可以迎头赶上。后进生生通过期末复习由“学困生”步入“学中生”(中等生)或“学优生”(优生)。这样,我们期末复习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增强,期末复习的效率一定会高。一个实施。复习期间,时间段、任务重。光指望老师一个人,能累死。怎样才能达到高效?其实,我们的好学生这个时候俨然就是一位位小老师。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来“一对一”的辅导后进生。并且学生讲的要比老师讲的小狗还要好。通过这种“一对一”、“一帮一”的活动,优等生能更清楚解题思路,中等生能向前提高一个等级,后进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提高。当然,这里的小老师必须是班级里负责人的孩子,他们要有耐心,并且有乐于帮助别人之心。通过这种帮扶,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一个立意。“数学就意味着应用。”提高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的效率、学生的参与度,设计好复习题目很是重要。怎样才能设计好复习题呢。立意必须要新颖。禁止老用书中习题重复练习。这样复习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大。复习期间,教师要多动脑子,多花时间,设计一些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新颖的练习题,努力使学生复习题目花样多,不重复。让学生做题好奇,让学生复习提气,复习效果自然就好。一个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复习,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馈,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教有百法,学无定法。更何况在复习期间,重要的是抓住重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的复习途径,达到复习的效果。
一、课型把握复习课的特点:1、知识的归纳整理;2、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训练;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4、提升数学思考。大凡复习课需要呈现以上几部分,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更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更注重的是知识线索的归纳与梳理,形成知识链,建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在梳理过程中查缺补漏,使学生完整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突出一个“清”字。而迁移训练部分要设计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的内容,为学生归纳的知识脉络进行及时巩固与检验,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建构过程,只求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二、注重方法(既包括学生学习方法,也包括教师复习课的方法)在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个年级,特别是低年级的复习课,在开课伊始,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把握,非常不理想,不会回顾,鉴于此,我们采用两种策略:一是课前复习策略。二是看课题启发回忆,必要时看书回顾;教学中,复习课的明显特点就是在每个具体的问题基础上,务必做到知识要点的提炼与归纳,鉴于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不宜机械记忆与明文的限定归纳,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归纳,不要求学生的死记硬背。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提请注意的要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过程与方法真正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样在注重方法的同时,才会避免学生的马虎,才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中,学生仍然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复习课的自主性原则;四十分钟的整理与复习,不可能将某些内容全部解决,要以突出重点,具体针对性原则;通过整理与复习,给学生建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复习课的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课上,查漏补缺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归纳与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整理复习中。三、形成习惯复习课大体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忆、清、析、练。由于我们长期没有将复习课规范研究,很多教师还停留在集中分类,集中练习的程度上,练习的时间没少花费,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为什么练习N次,考试却还会出错或失误,课前回顾,变得哑口无言,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回顾出已有知识的。我的理解是:复习课还没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长期规范地上好复习课,势必会为学生形成一种习惯,知道复习课之前,学生怎么做,做点啥,至少能回顾出已有知识(这是好习惯造就的能力)。学生会复习了,同样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难道我们的教学不是“教,为了不教”吗?四、留下思考虽然我们已经在复习课的处理上做出了相应的决策,但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可行的,还有待于研究与实践。下面几个问题,也肯请诸位诸位予以争鸣:(实际下面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1)课前回顾还要不要?怎么要?(2)复习课的板书要怎么写?(3)归纳总结可以吗?(4)复习中的问题意识还要不要?我们坚信如果教师坚持“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复习课“预设”充分,一定也能上得“精彩”。五、几点建议 没有评定的测试不做没有检查的作业不做过于简单的题目不做过于复杂的题目不做归根结底:要以教材为中心,忌舍本求末。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双基”(目前已经调整为四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经验与基本思想)的强化训练,而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恰恰就是师生手中的教材。在期末系统复习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课本为复习之本,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好“双基”的训练和掌握。以课本为蓝本,要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死扣课本,能够创造性地合理运用教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标。

6,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五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教师精讲、以点突面,做到定向训练与典型训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喻屯二小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一、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课标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领会课标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检测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复习有针对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首先根据教材的知识板块安排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二、分类整理,梳理织网,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质数和奇数的比较;质数和质因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如工程问题和相遇问题中的部分习题,题目的类型不同,但解题的算式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五、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练习题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六、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学困生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最后的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欠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一、课型把握复习课的特点:1、知识的归纳整理;2、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训练;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4、提升数学思考。大凡复习课需要呈现以上几部分,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更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更注重的是知识线索的归纳与梳理,形成知识链,建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在梳理过程中查缺补漏,使学生完整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突出一个“清”字。而迁移训练部分要设计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的内容,为学生归纳的知识脉络进行及时巩固与检验,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建构过程,只求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二、注重方法(既包括学生学习方法,也包括教师复习课的方法)在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个年级,特别是低年级的复习课,在开课伊始,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把握,非常不理想,不会回顾,鉴于此,我们采用两种策略:一是课前复习策略。二是看课题启发回忆,必要时看书回顾;教学中,复习课的明显特点就是在每个具体的问题基础上,务必做到知识要点的提炼与归纳,鉴于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不宜机械记忆与明文的限定归纳,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归纳,不要求学生的死记硬背。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提请注意的要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过程与方法真正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样在注重方法的同时,才会避免学生的马虎,才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中,学生仍然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复习课的自主性原则;四十分钟的整理与复习,不可能将某些内容全部解决,要以突出重点,具体针对性原则;通过整理与复习,给学生建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复习课的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课上,查漏补缺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归纳与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整理复习中。三、形成习惯复习课大体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忆、清、析、练。由于我们长期没有将复习课规范研究,很多教师还停留在集中分类,集中练习的程度上,练习的时间没少花费,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为什么练习n次,考试却还会出错或失误,课前回顾,变得哑口无言,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回顾出已有知识的。我的理解是:复习课还没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长期规范地上好复习课,势必会为学生形成一种习惯,知道复习课之前,学生怎么做,做点啥,至少能回顾出已有知识(这是好习惯造就的能力)。学生会复习了,同样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难道我们的教学不是“教,为了不教”吗?四、留下思考虽然我们已经在复习课的处理上做出了相应的决策,但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可行的,还有待于研究与实践。下面几个问题,也肯请诸位诸位予以争鸣:(实际下面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1)课前回顾还要不要?怎么要?(2)复习课的板书要怎么写?(3)归纳总结可以吗?(4)复习中的问题意识还要不要?我们坚信如果教师坚持“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复习课“预设”充分,一定也能上得“精彩”。五、几点建议 没有评定的测试不做没有检查的作业不做过于简单的题目不做过于复杂的题目不做归根结底:要以教材为中心,忌舍本求末。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双基”(目前已经调整为四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经验与基本思想)的强化训练,而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恰恰就是师生手中的教材。在期末系统复习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课本为复习之本,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好“双基”的训练和掌握。以课本为蓝本,要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死扣课本,能够创造性地合理运用教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标。

7,如何复习小学数学

记这个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 8 月 小月(30天)的有:4 9 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文章TAG:怎么复习小学数学怎么复习小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