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 > 心得体会 > 成本核算方法怎么选,简单说成本核算有几种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怎么选,简单说成本核算有几种方法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31 10:31:51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简单说成本核算有几种方法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本期进货—本期转存—期末库存 每个售价=每个成本价/1-毛利率
目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几类:一、品种法大量大批生产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发电、采煤-二、分批法小批单件生产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精密仪器、专用设备-三、分步法大量大批生产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冶金、纺织、造纸-四、分类法综合性生产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家电、服装
在水一方说的对,目前我国成本核算方法为:品种、分批、分步、分类。

简单说成本核算有几种方法

2,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种

1、品种法是一种计算工作比较简单的方法。一般运用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单步骤生产)。例如自来水生产、原煤原油的开采等。这类生产往往品种单一,封闭式生产,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存在。既使有在产品,数量也很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在简单法下,生产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由于简单法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的问题,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故称之为简单法。2、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单法。
最常用的和最简单的就是品种法。 品种法是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简单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复杂生产,如发电、供水、采掘、玻璃制品和水泥生产等。 简单生产,由于技术上的不可间断或工作地点的不可分离,只能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不能由几个企业进行协作和分工。在这种情况下,按产品品种归集的生产费用一般不需进行费用分配,也不存在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问题。 扩展资料: 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品种法

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种

3,成本核算一般有几种方法

不同的行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样。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计算方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进价法、售价核算法、毛利率法等。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www.ufsoft.com.cn/show/dispcase.asp?cid=25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成本核算一般有几种方法

4,问主要有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http://www.ufsoft.com.cn/show/dispcase.asp?cid=25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5,如何核算成本的问题

1,成本里不含税;2,成本范围包括原材料,水电费和工资奖励;3,发票实际支出多少,就按多少作为分摊成本的对象,包括水电费;4,如果估计有发生其它支出的可能,也应该预提进成本;5,产品成本可以按产品单位消耗材料定额分摊各个品种完工产品成本对象,即归集的产成品应该负担的成本总额。6,在产品金额较稳定,可以直接从待分配的成本中扣除,如果不稳定,则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可以按完成度分摊成本.。7,销售产品成本按已经计算结转的单位产品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结转。我还有在博客里的成本分摊问题,复原分溢分析http://blog.sina.com.cn/u/2136343335。我这样详细回答不知道对你有帮助否?
1、 每个产品的单价包括:材料出库价,生产工人的工资,生产车间的水电费,制造费用等2、每个产品的单价=材料出库价,生产工人的工资,生产车间的水电费,制造费用等的总计数除以生产数量。3、办公室的折旧费用不计入生产成本,入管理费用4、三项费用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成本核算原则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成本核算要点  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  2.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  3.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后测定和记录所积累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归集,采用一个标准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以汇总所耗用的费用总数。产品成本计算就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把汇总的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工业企业,由于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产品,因此还要将生产过程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是实际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5.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6.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的基础性工作。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1、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为了调动全体职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企业必须明确各级组织(厂部、车间、班组等)和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如财会、生产、技术、销售、物资、设备等)成本控制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因此,企业要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车间、班组和各个职能科室,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各个归口职能部门,既要完成其他部门分配下达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也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管理的指标分解下达到有关执行单位和部门。从而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成本控制体系。根据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以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有搞好本单位责任成本的相对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一般的有压缩流动资金定额的权限,以减少利息支出;上交多余固定资产的权限,以减少固定资产占用费和折旧费的支出;上交多余劳动力的权限,以减少工资支出;本单位奖金分配的权限,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一切费用预算在开支以前都要经过申请、批准手续后才能支付,即使是原来计划上规定了的,也要经过申请和批准。这样做,有利于一切费用在将要发生前再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根据新的变化了的情况,再一次确定费用的合理性,以保证一切费用的使用效果。关于书籍要到书店去搜索,因每个企业管理的模式与要求不同,因此,固定的格式可能不太好找,具体事情具体对待吧。希望采纳
所谓的成本包括料工费,料也就是材料,这里的材料指的是你生产领用的材料,不是你买进的材料,所以核算时要核算你本月领用材料的金额,工,也就是人工,只要是你本月发生的人工都可以放进本月的生产成本,费,也就是费用,本月发生的实际费用即应该本月分摊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大修费等)都要计入成本,供参考。
1:想办法一定要取得水电发票2:成本为料工费,料:40000,工:你工人工资,费:你的水电及设备折旧啥的,三项加起来,就OK了

6,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你问的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下面就谈谈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 一、关于财务人员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书上说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就不用说了吧,大家都很熟悉,我想仅就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谈点看法:1.检查成本核算的内容是否遗漏;2.检查各项成本是否与产品配比(匹配);3.选定比较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旦确定,尽量不要更改;4.建议做成本核算的会计最好能到生产一线实习一段时间,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会计都一样,主要了解你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对你的成本核算方法的确定很有益处;5.尽量细化成本核算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选取一段时间(比如:1年)的成本核算资料,得出一个“经验数据”来,在以后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可以拿这个“经验数据”来对比,以期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错误与疏漏;6.多花一点时间,做一些成本分析与比较方面的资料等等等等二、怎样做个财务经理其实做财务经理很容易,做一个好的财务经理很难,因为这既是一个行政职位,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位。谈谈我的看法1.做为行政职位的财务经理,一是要学会与内部各个部门打交道的方法;二是跟公司上层交流与沟通的方法;三是与外部如银行、税务、工商、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部门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2.做为专业性很强的财务经理,要合理确定本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协调并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理顺本部门个岗位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的关系。汇总本部门各个岗位提交上来的信息并予以及时处理。就说这么些,欢迎大家指正并补充!
做好财务经理并不简单,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管理和协调能力也要能够跟的上,否则不仅领导会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连下属也会对你产生怀疑,所以有八个关键一定要注意...... NO1 具有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我这里指的是公司部门间的沟通能力。我到新公司时,各部门与财务部的矛盾很大,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各部门对财务部的满意度明显上升。 NO2 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我们的财务部有七个人之多。如何协调七个人的关系,如何在保持领导权威的情况下,和他们打成一片,是财务经理必须考虑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尽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向公司为财务人员争取利益。每周进行业务培训,在他们中间树立一定的业务权威。 NO3 善于交际。这里的交际是指工商、税务、银行,我最讨厌这个,但是作为财务经理你不得不办。关系搞好,有利与日后的工作。 NO4 坚持原则的情况下采用灵活的处理方式。财务工作必须按照制度办事,违反制度的事必须加以抵制。但是处理方式上可以变通。如我出台的费用报销制度,要求集中在每周五上午报销,招致业务部门等许多部门的反对。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业务人员的出差,我允许其提前报支,其他人员急用,我自己垫钱给他们。这样一两次后,制度马上就在公司顺利实施,提前报销或向我借钱的事也就自然消失。 NO5 公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23936公正。这是指团队管理而言。不只是待遇上的公平公正,还有工作量的安排,工作能力培训等工作上的公平公正。 NO6 谋士角色。我们公司没有CFO,因此我要在很多方面替老板出谋划策,包括税收筹划、融资成本、内部控制、认识政策等。这是得到老板信任的最简单的方法。 NO7 合理安排工作的能力。我将财务部的日常工作全部分配给下属人员,包括费用的审批、帐务的复核等。我自己就设计财务工作的流程、帐务处理方案以及与各部门中间的协调。所以,财务部离开我照样能正常运转。 NO8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我认为没有有些人认为的那么重要。首先,一般企业的经营业务并不会十分复杂,如债务重组、借款费用、非货币性交易等业务知识不一定用的到。其次,不懂的业务可以向外寻求帮助,如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但是,你必须具备财务部其他人员没有的技能,如培训能力、制度设计能力等,这样才能有助于领导财务工作。
现在我给你介绍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即: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将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将期间费用在发生的会计期间内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无论什么工业企业、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7,如何核算成本

店铺盈亏平衡公式中基本概念的解释  开店年成本  包括年店铺租金、人员管理费、水电费、税费、装修费、交通费、利息、其他等  进货折扣率  进货折扣率=(原价格﹣折让后价格)/ 原价格  毛利率  毛利率是毛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计算公式: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  春夏季货品占比  指春夏季货品的销售额占全年总销售额的比例  春夏平均货单价  春夏季单件衣服零售价的平均值  库存率  库存占订货额的比例  客流量  客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店铺门口的顾客的数量  客单件  又称联单,指一位顾客一次购买的衣服数量  成交率  指单位时间内店铺里达成成交的顾客数量占进店顾客数量的比例  进店率  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店铺的顾客数量占经过店铺门口的顾客数量的比例  库存占用资金  指以进货折扣订购的衣服产生库存后,实际占用的资金  以一家店铺为例,该家店铺的店面积是150平方米。一年的店铺租金是16万元、人员管理费是1.5万元、水电费3万元,税费1.2万元、装修费2.7万元、交通费1.6万元、投入成本的利息及其他费用3.3万元。进货折扣率是45%,并且春夏季营业额占年总营业额的40%,一件春夏季的衣服平均是300元/件,库存率为15%,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这家店的预期营业情况呢?这家店铺门口前的客流量达到多少才能保证店铺不亏本呢?  计算过程如下:  这家店铺经营一年的成本为:  16万元+1.5万元+3万元+1.2万元+2.7万元+1.6万元+3.3 万元=29.3万元  为了达到不亏本,这家店铺一年的营业额至少要与经营店铺一年的成本持平,才能保证这家店铺存活下去。  因为进货折扣率是45%,说明,可假设一件衣服原价是100元,折让后的价格是55元,从而得出:  进货折扣率=(100-55)/100=45%  即一件零售价是100元的衣服,如果进货折扣率是45%时,经销商需要花55元进货。  又因为春夏季服装销售的平均折扣是88%,可理解为一件零售价是100元的衣服,经销商实际只卖了88元。  那么,毛利润=88-55=33元  毛利率=33/88*100%=37.5%  将以上过程整理可得出:  毛利率=33/88=(88-55)/88=[88-(100-45)]/88=[88%-(1-45%)]/88%=37.5%  即毛利率是:[88%-(1-45%)]/88% = 37.5%  这家店铺一年至少要卖出服装的金额为:  29.3万元÷37.5%≒78.13万元  又因为服装的平均销售折扣是88%,那么这家店铺销售正价货品的金额至少要达到:  78.13万元÷88%≒88.78万元  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库存,设库存率为15%,设订货额为A,如季末库存作为投入成本考虑,那么一年销售出服装的金额至少为88.78万元加上库存占用资金,即达到盈亏平衡点,则有下面计算公式:  A×(1-15%)=88.78万元+A×15%×(1-45%)  那么,可以算出需要订货的金额为:  88.78万元÷(1-15%-15%×55%)≒115.67万元  库存金额为:115.67×15%=17.35万元  库存占用资金为:17.35万元×(1-45%)=9.54万元  一年总的销售营业额为115.67×(1-15%)=98.32万元  设春夏季货品占比为40%,那么这家店铺夏季时的销售额至少要为:  98.32万元×40%≒39.33万元  达到39.33万元需要卖出的衣服数量为:  39.33万元÷300元/件=1311件  一年的春夏共为180天,那么一天需要卖出衣服的件数为:  1311件÷180天≒7.3件/天  设该家店铺平均客单件为1.2件/人,即每个购买服装的顾客平均购买衣服的件数为1.2件,那么每天在店铺中必须购买衣服的顾客人数为:  7.3件/天÷1.2件/人≒6.1人  假设每天进店的100个人当中有10个人成交,即成交率为10%,那么每天进店的顾客人数为:  6.1人÷10%=61人  如果进店率为5%(5%为假设值,低于此值的店铺是非旺铺),测量客流量的方法是指定某人坐在店铺门口用一天的时间数出从店铺门口经过的客人的数量。  那么该家店铺门口的客流数量为:  61÷5%=1220人  从而,计算出该家店铺每天必须有1220个人经过此店的门口,即客流量为1220人时,这家店铺才能保本,超过1220个人的客流量这家店铺才有盈利空间。  通过这个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我们把库存占用的资金算在了开店成本里面,得出一年的销售营业额至少为98.32万元,这时店铺赚的为库存率15%的服装,即达到这样的营业额时才能把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来。同时,我们可以把一年的销售营业额作为店铺员工的绩效考核点,案例中店铺员工的绩效考核点为98.32万元,计算过程中还可以得出该家店铺订货额为115.67万元,年末库存有价值17.35万元服装,占用的资金为9.54万元。  用图表示计算过程如下:  整理计算过程,并用公式表示如下:  客流量 = 成本÷毛利率÷平均销售折扣×春夏货品占比÷平均货单价÷180天÷平均客单件÷成交率÷进店率×(1-库存率)÷[1-库存率×(2-进货折扣率)]  这里所采用的店铺盈亏平衡计算公式是通过开店一年的成本算出客流量,通过测算客流量来预估这家店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营利目的,并达到了确定员工的绩效考核点、订货基本量的参考值、净利润是多少等多种参考数值的结果。  计算过程中,需要预先知道店铺一年的花费成本,店铺服装的平均单价,进货折扣率,进店率,客单件,销售折扣,成交率等诸多因素。店铺租金价格的高低不是主要看面积,客流量是影响店铺营业额的重要因素,客流量的采集方法是指定某人坐在店铺门口用一天的时间数出从店铺门口经过的客人的数量,进店率是指每天进店的客人数量与店铺门口客流量的比值,可以用同样的方式采集一天内进入店铺的客人数量,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可以取多天采集的不同数值的平均值,以避免由于节假日和非节假日时间的客流量不同所产生的误差。  对店铺各个细节进行解析后才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店铺门口客流量达到多少时能够保本,超过多少时能够盈利。所以对店铺进行选址时,必须要对店铺门口的客流量进行基本的计算分析,在客流量确保的情况下,才应该去考虑店铺的客层、面积、价格等诸多的店铺选址因素。  如果测试结果春夏季客流为日均1600人我们还能算出你能赚多少钱?  计算过程如下:  因为进店率为5%,那么该家店铺平均每天进店的客人数为:  1600人/天×5%=80人/天  成交率为10%,那么每天店铺达成成交的人数为:  80人/天×10%=8人/天  该家店铺客单件为1.2件/人,那么每天销售的衣服件数为:  1.2件/人×8人/天=9.6件/天≒10件/天  以春夏季180天计算,春夏季的销售额为:  180天×10件/天=1800件  每件衣服300元,那么春夏季的销售额为:  1800件×300元/件=54万元  春夏季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40%,那么全年的营业额为:  54万元÷40%=135万元  库存率为15%,那么订货金额为:  135万元÷(1-15%)≒158.82万元  库存为:158.82万元×15%≒23.82万元  又因为一年销售出服装的平均折扣是88%,那么实际销售出的衣服金额为:  135万元×88%=118.8万元  则进货成本为135万元×(1-45%)=74.25万元  那么全年的利润是:  118.8万元-74.25万元=44.55万元  又因为开店成本是29.3万元,所以可算出这家店铺净盈利为:  44.55万元-29.3万元=15.25万元  因为进货折扣率是45%,那么价值为23.82万元的库存服装实际动用的资金为:  23.82万元×(1-45%)=13.1万元  则可以算出该家店铺赚的钱为:  15.25万元-13.1万元=2.15万元  这样的计算过程说明,当店铺门口的客流量增大时,其店铺的销售业绩必定提高,因此,在订货时也应该适当的提高订货额,但是如果这时候库存率还是15%,就会导致库存也随着订货量的加大而增加的比较大,致使销售额增加也不能使店铺赚很多钱,因为有大量的库存积压。为了增加流动资金,增加销售收入,说明需要降低库存率。  我们来看看当客流量为1600人/天,库存率为7%时这家店铺能赚多少钱?  因为全年营业额为135万元,那么,  订货额为135万元÷(1-7%)≒145.16万元  库存为145.16万元×7%≒10.16万元  库存占用资金为:10.16万元×(1-45%)≒5.59万元  那么这家店铺一年赚的钱为:  44.55万元-29.3万元-5.59万元=9.66万元  这个计算过程说明当测出客流量的时候,通过反推的算法就可以算出这家店铺能够赚多少钱,以及怎样能够增加利润。例如上面计算过程是通过降低库存率来计算年利润,还可以通过提高客单件、提高进店率、提高成交率等多种方法来增加利润。并且通过这些影响营业额的因素可以计算出不同的数值所造成的营业额的差别,从而可以对未来自己店铺的营业业绩确立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并对影响营业额的因素,包括客单件、进店率、成交率、库存率等情况有一个很好的预期,使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充分的从全方位提高店铺的营业业绩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成本计算过程如下: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二、个别指定法: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个别指定法的业务流程:1、进仓类单据上面指定该批货品的批号,该单据上的进仓价格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价;2、出仓类单据必须选择货品对应的批号,出仓成本就是该批货品的成本;3、对应的报表可查看“报表”菜单下的“批次报表”;注意:1、个别指定法的货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进仓单确定的,它不会自动加权平均计算,所以查看个别指定法的货品资料的加权价是没有意义的;2、个别指定法的货品在做单据的时候必须有批号;3、存货调价、组装拆卸、库存变动三种单据不支持个别指定法货品;4、个别指定法货品不支持零库存出库;三、全月一次平均法: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比如移动加权平均法由于各企业费用分摊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用户可以手工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到各个产品入库单中。
成本会计有很多核算方法,你想知道具体哪一条呢?还是一个大概?希望采纳
成本会计是一个大的会计分支,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辅助方法有:定额法、分类法。通过费用按照成本项目规集、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分配、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帮助你成为会计高手。
借:生产成本 —原辅包材 生产成本 —人工工资 生产成本 —水电汽 生产成本 —折旧费 贷:原材料 —原辅包材 应付工资 预提费用 —水电费(一搬水电费都预提) 累计折旧 月未按完工程度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原辅包材直接分配,人工工资按人工工时分配,水电汽和机器折旧按机械工时分配)。 分录如下:借:产成品(成本价) 贷:生产成本 成本计算出来就有一个产品的成本单位,销售时当然就按你计出来的产品和单位成本结转你本月的销售成本: 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成本价)
文章TAG:成本核算方法怎么选成本成本核算核算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