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 > 工作总结 > 医院会计论文怎么写,求助怎么写好会计方面的论文啊

医院会计论文怎么写,求助怎么写好会计方面的论文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8 01:15:16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求助怎么写好会计方面的论文啊

会计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

求助怎么写好会计方面的论文啊

2,会计论文应该怎么写

1 一、绪论 2 二、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2 三、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3 四、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6 五.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7 (一) 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8 (二)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8 1、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 11 2、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 12 (三)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2 1、 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12 2、 会计电算化从低向高发展 12 (1)、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并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13 (2)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13 (3)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方向发展  13 (4)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 14 3、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 14 4、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 14 5、会计组织的弱化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加强 15 6、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更为迫切 15 (四).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15 1、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16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16 3、对资产概念的冲击 16 六、知识经济要求会计创新 17 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17 2、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 17 3、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 17 4、变革财务报告

会计论文应该怎么写

3,会计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加强中小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新思考 论文编号:KJ038 字数:7674,页数:16 【内容提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证,是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加强监管,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 存在问题; 控制方法 目 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1.1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2 1.2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2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内容 4 2.1 基础控制 4 2.2 纪律控制 5 2.3 实物控制 6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7 3.1 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 7 3.2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7 3.3 预算管理不规范 7 3.4 管理权责不清 8 3.5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8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9 4.1 组织规范控制 9 4.2 授权批准控制 9 4.3 预算控制 10 4.4 实物资产控制 10 4.5 成本控制 11 4.6 风险控制 11 4.7 审计控制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以上回答来自: http://www.lwtxw.com/html/49-5/5833.htm
建议你测重审计和成本管理来写,这样比较容易通过。

会计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4,如何写好会计论文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论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要写好一篇论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 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 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 (二)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概括结论。 1、题目--体现内容。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 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阅读文中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作者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精练、易懂,要能正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地反映此研究的范围的所达到的深度。同时要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例如,”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学习的激发”和”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学”。前一个题目明确的反映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研究范围,即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一个题目明确而精练,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 常见的绪论写法有: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提示内容要点。 -因事发问,启人思考。 -从日常生活现象写起。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5,会计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6,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传统成本会计的局限,为现代企业管理开拓了新的战略管理领域。本文就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高层决策,成本管理,市场定位以及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领导者的支持,企业成功才会推广战略成本会计,进而开展战略管理。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是全员工程,其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实施战略成本会计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机构也要为适应系统的成功实施进行再造。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 战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 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 良好品质及机能的产品,且同时必须达成其成本目标。至于中间过程是要透过降低多少材料费、加工费等来达成目标,则由各设计部门视其创意而定。要根据各个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成本预估、确认设计部门目标达成的情况。 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在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7,关于财会方面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前 言 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与公司内部留存之间的分配选择。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稳定持续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带来公司股票市价的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可使公司留存较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但与公司股东的意愿相违背,从而使得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因此,制定有益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普遍不够重视,股利政策制定的盲目性较大,股利只是被动地反映公司当年利润情况。因而对于股利分配决策的规范是十分重要。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产生以来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多种多样,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成为资本市场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客观的揭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对资本市场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① (一)不分配现象普遍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已愈来愈受到各方面关注,不分配问题已引起投资者的普遍不满,证券管理层对此也相当重视。股利支付率长期偏低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可发现“暂不分配”的情况经常出现。不分红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实行的股利政策,2005年,不分配利润的上市公司达到750家。不分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公司管理层股东意识淡薄 公司管理层股东意识淡薄,忽视投资者利益,股利对管理层并没有形成压力。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不发放股利对公司管理层没有构成压力。在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和证券市场发展成熟的国家,一般上市公司如果不发放股利市场会做出强烈的反应,投资者会弃它而去,管理层会受到特别的压力,将有被解聘或者公司被收购的高风险。因此管理层有动力去维持一定的股利水平。但在我国,这种压力很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就是大股东,不存在被解聘的危险。另外市场对不分配的反应也没有国外那么强烈。由于长期以来股利政策的随意性,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投机收益。 2. 不发放股利的公司经营业绩较差或处于亏损状态 一般不分配股利的公司经营业绩较差,盈利能力弱,公司没有足够的盈余去发放股利。 (二)股利分配形式多种多样 很多公司实行混合股利分配形式或单纯股票股利形式,现金股利形式占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在国外,现金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而在我国,更多的公司则采取混合股利形式或股票股利形式,发放纯现金股利的公司数在发放股利的公司中所占比例不高。我国上市公司一开始就比较偏爱股票股利,并且股票股利的支付水平也比较高。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分配股票股利只是对所有者权益下不同项目的增减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股东财富也不会改变,因此股票股利的发放应无实质性的经济含义。发放股票股利 ,股东的确得到了额外的普通股 票,但是他们在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不变,股票的市场价格成比例下降,因此每个股东所拥有股权的总价值也不变。股票股利纯粹是一种“粉饰”意义上的变化。 1. 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股利的原因 ①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工具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主要的融渠道,股票股利就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即为股利。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东选出的董事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外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的利息支出的硬约束和现金股利需要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股票股利分配的软约束。 ②市场倾向: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不久,缺乏系统的法律和法律监管,内幕消息和政府行为对市场影响很大,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较少,投机色彩浓厚,股票价格起伏波动很大,因此股票投资的风险较大。一般投资者入市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开户和决策上跟随大市,他们对于长期投资缺乏信心,普遍存在偏好短期投机所得的倾向。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股票换手率①极高,约达到200%左右,而美国只有 67%。我国可公开交易的A股1999年平均占总股本的30.2%,因此实际的换手率可能达到 600%。换句话说,我国股票持有的平均期限只有2个月,而在美国是18②个月。显然我国流通股股东追求的是短期的买卖价差利润,而不是着眼于公司的股利收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很低,相对于很高的投资成本仅仅只是杯水车薪。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路径极不稳定,并且不分配的公司很多,所以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并不关心,他们偏好的是资本利得。加之股票股利可以让外部流通股股东分享股票股利发放后的填权行情,让投资者产生财富增加的幻觉,所以外部股东更偏好股票股利。 ③现金流限制:股票股利只是留存收益的资本化,是对所有者权益下不同项目的增减调整,对企业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不会产生影响,而现金股利必须有现金流出企业。现金流出是硬约束,而对所有者权益下不同项目的增减调整只是软约束。 2. 近几年实行现金股利的公司越来越多,现金股利所占比例有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①市场要求更稳妥的投资回报:证券市场氛围逐步转好,股东意识增强,市场要求更稳妥的投资回报。长期以来上市公司重融资轻派现的做法影响了投资者继续参与市场的积极性,而影响到证券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随着相关问题的逐渐暴露,
市场使两权分离条件下经理人员与所有者之间激励不相容变成相容。此外,对于股份制企业来说,一个充分竞争的股票市场也是必要的。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企业利润水平变化的一个可靠的代理指标,基本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又是衡量企业经理人员经营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势必促使经理人员尽职尽责得对待所有者的资产。在上述市场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现代公司制度获得了能够对经理人员监督的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了外部公司治理或所有者通过市场对经理人员的间接控 制。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并未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氛围,投资者缺少自由选择的空间,上市公司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也不大。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也应该重视从扩大上市公司数量、完善竞争市场入手。同样,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财行为,企业理财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经理人员正确的经营观念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经理人员,能否有效使用投资人的资金,提高公司质量,切实给投资者真正丰厚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股票市场的投资性程度。为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规范化,就必须完善经理市场,加快理财队伍的培养,提高理财人员乃至其他决策者的理财水平。 (三)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 机构投资队伍的扩大及其整体业务素质的改善,有利于培养我国股市的规范操作,从而抑制股市过度投机。今后证券监管当局在继续培养发展机构投资队伍的同时,可以考虑如何提高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素质。同时,我国已经实行QFII制度,引进外资,这将有利于重塑证券市场理性的投资理念。在实行QFII制度下,境外投资者的资格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限制的,而他们对投资的公司资格也是严格要求的,这样,不仅对我国股市整体的投资理念产生良性影响,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股市投机的市场观念,而且对公司重视股利政策,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促进作用。 (四)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一个有效的股市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国家应该在完善监管制度法规的同时,增强执法力度。如对上市公司及有关人员在违反信息保密制度和及时有效充分揭示原则造成股价重大异常波动时,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如果责任归咎于上市公司的蓄意行为,可规定出现类似情况若干次,取消其股票上市交易资格。严格监督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在不损害它们合法利益的同时,应该让公众了解其买卖证券的情况。对于利用内幕消息或者资金优势操纵市场的投资者所谋取的暴利,应当予以没收并处以重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严格交易控制监督,对出具虚假报告者严惩不贷。转变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指导思想。政府的指导思想应从现阶段帮助国有企业低成本融资转变到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促进生产资本有效形成和有效配置上来。证券监管层应该把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教育与监管,引导上市公司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应使上市公司深刻意识到培育投资者回报机制,对从源头上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投资者回报的责任感。从道理上讲,上市公司有自主分配股利的权利,监管层无权干涉。但在上市公司自律性差,股利分配行为存在严重不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带有强制约束力的政策,就显得非常必要。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上市公司派现,这种做法对约束上市公司追求管理人利益,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国的上市公司应该借鉴这种做法,制定相应监管制度和措施,这样可以迫使上市公司善待股东,消除过分保留大量盈余而不分配的现象,引导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走向理性化。逐步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如实施独立董事会制度,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做出不利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同时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推行累计投票制度,可以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当选为董事,防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 (五)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由于不分配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国外一个公司不支付股利或者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支付股利,那么某些机构投资者将被禁止投资于这个公司的股票。我国股市发展已有多年历史,规范化成为当今证券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己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要求社会公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对上市公司的报表审计,强化职业意识,充分及时地披露信息,防止信息操纵,确保年报和分配预案在指定时间同步公布。信息披露规范化要求上市公司管理者遵纪守法,切实考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弄虚作假拘私舞弊。规范股利分配信息,要求上市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对申请配股公司要求其在宣布配股方案时,必须同时公布详细的配股资金投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以前年度配股资金的使用情况。确实因为经营上的需要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分配,公司应在年报中予以详尽说明,如清华同方在公布不分配预案时不仅详细说明了原因,而且列出了留有利润的投资去向,对于这样以诚为本的绩优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是能够接受的。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对公司而言是一种软约束,他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达到预定的分配目标;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对每年的股利分配有一定的可预期性,从而增加对公司投资的信心。 (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从会计制度方面来看,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引导企业正确的股利分配观念。我们知道,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是借记“未分配利润”,贷记“股本”,它既不影响资产、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而只影响股东权益的内部构成。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应当将多少数额的“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对此,西方会计制度分两种情况处理:低于20%的小比例股票股利按公允市价予以资本化后计入“股本”,超过面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超过20%的大比例股票股利按面值予以资本化。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股票股利按股票面值予以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一样,从“未分配利润”账户转出的金额相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如果公司在发放股利后,摊薄后的每股净资产仍高于每股股票面值,则表明一元股票股利的实际价值大于一元现金股利,对于取得红股的股东来说相当于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获得了股票,是极为合算的。这实质上造成了取得红利的股东财富向取得红股的股东转移,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第二,在企业未分配利润数额一定的情况下,若按股票面值来送股,可送出的股数就多,若按市价来送股,送出的股数就少。因此,在按公允市价将未分配利润予以资本化的情况下,要求上市公司只有在具备较高盈利水平时,才可能具备高比例送股的能
以上就是一整篇,由于网络延迟,有些地方我发了好几遍,不好意思要你自己找一下,不过全文都在
力。①由于大多数公司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它实际上是对上市公司送股能力的一种限制。这也正是美国上市公司较少采用股票股利,即使采用也是小比例送红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能频繁送股,与目前不妥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无关系。其次,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建议。从国际惯例来讲,开征资本利得税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一国证券市场成熟和发达的标志之一。从长期来讲,资本利得税应该征收。在税制健全的其他国家里,证券纳税分两部分。一是印花税,即对证券交易行为征税。这是一种具有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投资人只要进行证券交易,无论赚钱与否都要纳税,其特点是税率低、税负轻。二是资本所得税,即证券投资有收益的投资者要按一定税率纳税。这是一种所得税,有所得才征收,没有则免。由于目前我国税收征管体系的不健全,为了避免税收流失,降低征税成本,税务部门把行为税和所得税合二为一为印花税。用过高的证券交易印花税负担起代征资本利得税的功能。资本利得税是对投资收益一资本利得征税,没有证券投资收益就不用交税,而用高额印花税替代所得税,投资者无论盈亏均要付出这部分固定的成本。对于国家财政而言自然避免了因税收监管体系不健全引发的税收收入流失的问题,但是有违税赋公平原则,对于缺乏证券投资经验和信息、亏损面很高的中小投资者更是有失公平。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征收交易所得税的国家,均对交易的损失补偿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得交易所得税是在净所得的基础上进行征收。而这一环节的完善不但需要技术上的配套,同时还需要监管体系的更加完善,以防止投资者通过资产的转移以规避交易所得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监管机构要想做到这一步,短期内是有一定难度的。 结 论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存在复杂性、多样性 和特殊性,是有着其深刻的体制原因与背景的,它是由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投资者投资不理性、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法制环境有欠 缺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 因此寄希望于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是不现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完善都是有一个过程的。相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将会日渐成熟,股市投机有所抑制,投资理念更趋理性,市场秩序更加有序,股票价格逐步向其真实价值回归,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终将成为衡量股票价值的重要标准,股利分配政策将会按市场规律更加规范。当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还有待于专家学者的 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相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 证券市场将日趋完善,届时公司股权结构将会更加合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更加 理性,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也将会更加规范。从而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能够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致 谢   本文是在会计学院王东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期间得到了王老师具体的指导和多方面的帮助,在本文的选题、开题、资料的收集、提纲修改、正文写作、修改以及后来的定稿过程中无不注入了老师的心血。王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和高深的学术水平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论文写作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并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终身受益,在此向王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会计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感谢他们给我在学习过程中的教导、支持和帮助,感谢你们! 感谢和我朝夕相处、互相友爱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帮助,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开阔了我的思路,与他们的友谊是我的财富。 同时,在此论文的撰写期间得到了校图书馆、资料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那里大量的最新资料对本论文的撰写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最后, 我要向所有直接和间接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真诚的谢意和衷心祝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会永存这份感激之情,并以此为激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勇创辉煌。 感谢各位评审老师给予的批评指正! 学术的研究没有尽头,论文的完成不仅标志着我人生一个宝贵阶段的结束,而且也象征着一个新的起点。学无止尽,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我们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我深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市场使两权分离条件下经理人员与所有者之间激励不相容变成相容。此外,对于股份制企业来说,一个充分竞争的股票市场也是必要的。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企业利润水平变化的一个可靠的代理指标,基本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又是衡量企业经理人员经营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势必促使经理人员尽职尽责得对待所有者的资产。在上述市场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现代公司制度获得了能够对经理人员监督的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了外部公司治理或所有者通过市场对经理人员的间接控 制。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并未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氛围,投资者缺少自由选择的空间,上市公司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也不大。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也应该重视从扩大上市公司数量、完善竞争市场入手。同样,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财行为,企业理财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经理人员正确的经营观念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经理人员,能否有效使用投资人的资金,提高公司质量,切实给投资者真正丰厚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股票市场的投资性程度。为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规范化,就必须完善经理市场,加快理财队伍的培养,提高理财人员乃至其他决策者的理财水平。 (三)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 机构投资队伍的扩大及其整体业务素质的改善,有利于培养我国股市的规范操作,从而抑制股市过度投机。今后证券监管当局在继续培养发展机构投资队伍的同时,可以考虑如何提高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素质。同时,我国已经实行QFII制度,引进外资,这将有利于重塑证券市场理性的投资理念。在实行QFII制度下,境外投资者的资格是经过严格的挑选和限制的,而他们对投资的公司资格也是严格要求的,这样,不仅对我国股市整体的投资理念产生良性影响,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股市投机的市场观念,而且对公司重视股利政策,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促进作用。 (四)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一个有效的股市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国家应该在完善监管制度法规的同时,增强执法力度。如对上市公司及有关人员在违反信息保密制度和及时有效充分揭示原则造成股价重大异常波动时,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如果责任归咎于上市公司的蓄意行为,可规定出现类似情况若干次,取消其股票上市交易资格。严格监督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在不损害它们合法利益的同时,应该让公众了解其买卖证券的情况。对于利用内幕消息或者资金优势操纵市场的投资者所谋取的暴利,应当予以没收并处以重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严格交易控制监督,对出具虚假报告者严惩不贷。转变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指导思想。政府的指导思想应从现阶段帮助国有企业低成本融资转变到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促进生产资本有效形成和有效配置上来。证券监管层应该把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教育与监管,引导上市公司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应使上市公司深刻意识到培育投资者回报机制,对从源头上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投资者回报的责任感。从道理上讲,上市公司有自主分配股利的权利,监管层无权干涉。但在上市公司自律性差,股利分配行为存在严重不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带有强制约束力的政策,就显得非常必要。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上市公司派现,这种做法对约束上市公司追求管理人利益,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国的上市公司应该借鉴这种做法,制定相应监管制度和措施,这样可以迫使上市公司善待股东,消除过分保留大量盈余而不分配的现象,引导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走向理性化。逐步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如实施独立董事会制度,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做出不利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同时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推行累计投票制度,可以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当选为董事,防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 (五)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由于不分配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国外一个公司不支付股利或者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支付股利,那么某些机构投资者将被禁止投资于这个公司的股票。我国股市发展已有多年历史,规范化成为当今证券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己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要求社会公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对上市公司的报表审计,强化职业意识,充分及时地披露信息,防止信息操纵,确保年报和分配预案在指定时间同步公布。信息披露规范化要求上市公司管理者遵纪守法,切实考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弄虚作假拘私舞弊。规范股利分配信息,要求上市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对申请配股公司要求其在宣布配股方案时,必须同时公布详细的配股资金投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以前年度配股资金的使用情况。确实因为经营上的需要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分配,公司应在年报中予以详尽说明,如清华同方在公布不分配预案时不仅详细说明了原因,而且列出了留有利润的投资去向,对于这样以诚为本的绩优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是能够接受的。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对公司而言是一种软约束,他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达到预定的分配目标;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对每年的股利分配有一定的可预期性,从而增加对公司投资的信心。 (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从会计制度方面来看,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引导企业正确的股利分配观念。我们知道,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是借记“未分配利润”,贷记“股本”,它既不影响资产、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而只影响股东权益的内部构成。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应当将多少数额的“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对此,西方会计制度分两种情况处理:低于20%的小比例股票股利按公允市价予以资本化后计入“股本”,超过面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超过20%的大比例股票股利按面值予以资本化。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股票股利按股票面值予以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一样,从“未分配利润”账户转出的金额相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如果公司在发放股利后,摊薄后的每股净资产仍高于每股股票面值,则表明一元股票股利的实际价值大于一元现金股利,对于取得红股的股东来说相当于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获得了股票,是极为合算的。这实质上造成了取得红利的股东财富向取得红股的股东转移,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第二,在企业未分配利润数额一定的情况下,若按股票面值来送股,可送出的股数就多,若按市价来送股,送出的股数就少。因此,在按公允市价将未分配利润予以资本化的情况下,要求上市公司只有在具备较高盈利水平时,才可能具备高比例送股的能
英文文献译文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①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越来越多公司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股利分配有关的财务问题。因此,股份公司迫切需要科学、系统和实用的理论研究成果做指导。我国关于股利理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仍处于相对冷落的状态。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可支配收益的决策,其意义是在将公司盈利发给股东与保留盈余以供公司再投资之用二者之间进行决策,使公司发展与股东利益都能兼顾。同时,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分配的方式,由于对企业相关利害方的切身利益均有重大的影响,关系到诸如公司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及股票价格等多方面的问题,它的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多方博弈的最终结果。这就使得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象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经济的国家,股市还是个不十分成熟的市场,市场效率性较弱,投资者不会特意地分析公司的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传递功能。这种功能的弱有效性使得我国股利政策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因而在股利分配上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然而,股利分配政策又是被称为“红利困惑”的财务难题,费雪?布莱克称股利政策的研究是个谜,“我们越是努力研究它,它就越像一个谜。因为一定量的内部留存收益是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股利则为股东提供当期收入,股东对股利的不同偏好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股票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将公司实现的收益在股东和内部留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难以处理的实际问题,也使得对影响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变的尤为重要。人们对股利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主要形成了两大学术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林特等人还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股利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詹森、迈克林还以委托——代理成本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公司股东、管理者和债权人三者得利益动机及分配关系,得出了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另外还有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理论,股利顾客效应理论等。 另一方面,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无论是一般的企业还是上市公司,期末都要进行收益分配,两者所不同的是如何向投资者分配收益。一般类型的企业主要依据事前的规定或约定向投资者分配收益;而上市公司则不然,在决定向股东分配股利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法律性限制、契约性限制、公司内部管理的有关限制、股东的意愿等,公司是否分配、分配多少、如何分配都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和经营业绩,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管理者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以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也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国股市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少真正重视股利政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制定股利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连续性,更不要说运用现代股利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和操作公司股利分配实务。中国关于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多集中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市场效应的研究上,对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以规范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所以,在借鉴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可能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因素,建立假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即在对是否分配股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分配多少以及分配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层层递进,对制定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每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大是小、影响方向是正是负,从而为管理当局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外,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信息发布。在规范股利分配方案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对股票股利的规范。对于送股的公司可考虑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转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向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在后续会计年度的报表中进行跟踪披露;第二是现金股利的规范。对于实行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应规定最低的派现比例和最高的派现比例;第三是对不分配股利的限制。规范股利分配行为,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时间,限制公司通过过分保留盈余进行内部筹资的行为。其次,上市公司应慎重的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股利政策;再次是改善投资者结构、提高投资者队伍素质,抑制股市过度投机;最后是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文章TAG:医院会计论文怎么写医院会计会计论文

最近更新